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元宇宙: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

奇客故事
wanwan (42055)发表于 2021年09月03日 16时03分 星期五

来自

作者|高飞
编辑|周晚晚

起对了名字,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来形容「元宇宙」概念的爆发流行应该是才合适不过了。

在所有的元宇宙研究报告中,必然会提到,这个词来自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因为作者在书中构想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Metaverse,也就是元宇宙。

但是,与元宇宙此类似的概念,前有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后有1999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无论哪一个都比《雪崩》的影响力大。但一帮大佬偏偏选了《雪崩》的Metaverse,作为网络世界将与现实世界平行概念缘起,我只能理解为Metaverse这个名字起的好。无论中文、英文,元宇宙都高端大气上档次。与之相比,Neuro“神经世界”,和Matrix“子宫/矩阵世界”就要逊色的多了。

更何况,最近一坨好莱坞电影都把「平行宇宙」,作为故事编不下去的万能灵药,比如复仇者联盟等。元宇宙,毫无疑问也借了这些电影的高光。

名字起的好,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元宇宙的发展,依然需要从概念到落地的另一半,谁是推动元宇宙发展的原动力?

能量,可能来自于如下三方。



1、现实世界中“少无所依”的人

2008年的奥斯卡金像奖电影,叫《老无所依》,英文是No Country for Old Men。但在现实世界中,现在却有点“少无所依”,No Home for Young Men。

也是从2008年开始,全球房地产等传统资产就开始泡沫化。即使中间经历金融危机,大洋两岸的房价依然处于历史高点。对年轻人来说,他们从校园走出来,就成了资产泡沫的接盘者。

但是,接盘是接不动的。于是,年轻人开始寻找新的洼地资产。从鞋盒到盲盒,从比特币到NFT,这些新资产离已经被Old Men炒高的现实世界的实物越来越远,离网络世界的虚物却越来越近。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的集大成者,对新一代来说,是淘金洼地资产的最佳所在。

2、要榨干你每一分钟的网络巨头

一切的商业模式,都可以回归为对时间和空间的占据。看电影是时间,电影院是空间。开车是时间,坐车是空间。玩网游是时间,剧本杀是空间。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时间和空间都不够用了。短视频和手游,已经把所有醒着的碎片时间都消磨了,我们眼睛能看到东西的地方,也几乎都是广告。似乎也只有自动驾驶的成熟,或许还能在路上多创造出一点时间和空间。

鉴于社交的本质,就在于一群人在某个空间进行互动而消耗时间。如果多余的空间没有了,对于Facebook、字节跳动和腾讯这些社交公司而言,市场潜力也就没有了。

而元宇宙,则活生生又创造了一个至少在空间上没有界限的社交承载地。所以,这些社交网络公司是元宇宙的骨灰级粉丝。

3、一些失意技术的应许之地

这些年有很多技术火起来了,比如AI,比如5G,再早还有云计算,大数据,疫情又推动了生物计算的发展。同时,还有一些技术,看起来应该火起来,但是总还是差着一口气,它们就包括虚拟现实相关的VR,MR,AR,和数据资产相关的区块链、数字货币、NFT等。甚至即使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显学,也在监控摄像头和推荐算法之外,一时找不到落地的新灵感。

但巧合的是,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虚拟现实和区块链这些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归宿的技术,却在网络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应许之地。但所有这些技术背后的力量汇聚到同一条河流之后,元宇宙的井喷,也就不奇怪了。

显然,元宇宙目前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更多是一些技术新瓶装旧酒之下的概念包装。

不过,随着我们越来越的生活和工作于数字世界,我丝毫不怀疑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平行,“元宇宙”也将是一种必然。

但是,如果这个元宇宙只是由社交和游戏巨头所推动的世界,我实在看不出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平行,它更多只是一个逃离现实世界的“桃花源”。

虽然有人说,在网络世界中的艺术创作,可以通过NFT等数字资产的形式反馈现实世界,但是我们还是很难把它称之为平行世界级别的创造。

因为在现实世界,除了娱乐,还有科学,除了社交,还有工作。一个只有精力不断被消耗,规则完全由网络巨头们掌握的世界,实在担不起「宇宙」两个字。

我想,这大概只能叫“大型庄园”吧,a kind of F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