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鸿蒙:万物的“元宇宙”

奇客故事
wanwan (42055)发表于 2021年10月29日 14时04分 星期五

来自继位之争

作者|高飞
编辑|周雅

在80年代看电视需要几步?答案比“把大象装进冰箱里”还简单,只有一步。按下电视机开关,开始看电视。

在21世纪看电视需要几步?答案是我们退步了,我们至少需要多打开一个机顶盒,要再等待一个更漫长的时间。

甚至,很多家庭连有线电视费都不交了,电视的作用是电脑或者手机的外接显示器。如此,在HDMI或者无线投屏等一堆新名词面前,对于很多老人家来说,他们甚至做不到自己开电视。

他们可能会带着80年代的记忆提问:“为什么现在看一个电视要这么复杂?”我们只能回答,因为这些都是智能设备。


而讽刺的一点在于,智能设备,原本意味着它们应该更“智能”。可在真实世界中,“智能设备”却经常意味着,为了用它们,你自己得多消耗点“智能”才行。

这种情况显然不对劲。

01 更智能,还是更蠢

不过,无论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老人家会用或者不会用。智能设备的变多,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尤其是在家庭场景当中。

按照目前发展来看,恐怕不久的将来,一切联电的东西,都会联网,以及变得“智能”。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有了一个新词,叫万物互联,或者万物智能。

一系列新的智能装置也在不断被发明出来,可以联网的台灯,和可以遥控的窗帘。但是,这些发明都不能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智能设备似乎不仅带给我们新体验,还在带给我们新麻烦,有找到遥控器打开窗帘的时间,为什么不直接走过去一把扯开窗帘呢?

我们想要智能,但是我们并不想要一百个遥控器。



尽管随着家用电器的数字化,遥控器逐渐成了一个APP,但是我们的工作量依然没有太多减轻。

更何况,我们的视频APP和手游在手机上,视觉冲击力更强的屏幕装在电视上,声音更绕梁三日的音箱挂在墙上,最强大的计算设备在桌子底下的PC里。就算我们按下一个个不同的遥控器,这些设备不同的最强能力还是各不相干,没有一点团队意识。

复杂的操作和联网,正在劝退用户,让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这句口号,停留为一种理想。

于是,虽然我们都知道在50寸电视的屏幕看剧,一定比6寸的手机更过瘾,但是吃灰的电视却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万物互联是时代的必然,就有一个问题需要被解答,谁能成为万物的管理者,成为一堆遥控器和一屏APP的替代者?让我们对“万物”的操作,简化为一步。

02 万物,还是一物

无数人为此提供过一些答案。

甚至在90年代,个人操作系统的鼻祖微软就做过一番尝试。

当时,微软发布了一项维纳斯计划,想把简化版的Windows安装到每一个家庭的电视机中,把电视变成一个智能设备。

但在耗资数十亿美元之后,维纳斯计划无疾而终了。

如果做一番复盘,其中症结非常清楚,如果维纳斯计划成功了,恐怕有一半的家庭马上就不会开电视了。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老人家要如何面对蓝屏的电视。

现在看来,这些答案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都将“万物”视作“万”物。

人类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智能设备时,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其实是应接不暇的。

我们希望享受这些设备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效率,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工程师和发烧友,花费时间、精力和知识去折腾一堆连线,优化不同的软件参数。

“万物”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操控界面?

它起码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征:它很容易使用,不是遥控器的集成;它能够充分利用“万物”多设备协同的好处,而不是带来多设备管理的麻烦。

在物联网概念诞生20年后,我们等到了一个和以往操作系统不太一样的答案。

这个答案的逻辑在于,如果说这些万物真的是为了服务一个个单独的人,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万物”组成“一物”让用户体验。

毕竟,就像乐高玩具一样,我们最终欣赏的不是“万物”——每一个独立的拼接零件,而是由万物拼接而成的完整组合——哈利·波特中的城堡,或星球大战中的死星。


新答案的提供者是华为的鸿蒙。

03 补位,还是上位

提到鸿蒙操作系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美国对华为的断供,是华为的备案。

因为华为用不了安卓,所以发布了鸿蒙。

这种印象有正确的一面,因为如果没有美国断供,鸿蒙一定不会这么快被华为推上前台。

但是,这种刻板印象的逻辑是:鸿蒙和安卓的性质就变成了两个螺丝,其中外来的螺丝断货了,我们就拧上自己造的另外一个。可是,如果它们是类似螺丝,作用相同的东西,那么鸿蒙必然只是安卓的同质替补。

事实上,这种看法大错特错。

时间上看,这种说法并站不住脚。

据悉,鸿蒙系统的概念雏形出现在2012年;在2017年5月,分布式操作系统1.0版本研发完成,实现技术验证,也就是鸿蒙1.0内核的诞生。

美国对华为的断供则出现在2020年。鸿蒙研发在前,断供安卓在后。

因此,鸿蒙自创立之初,一定并非“补位”安卓存在,而是面向下一代操作系统的“上位”。这一点,任正非甚至做过表态,鸿蒙一开始是为了做物联网来用的,并非面向手机这样的单一场景。

但是,随着消费者用户智能终端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类型的不断丰富,以及断供之后客观上华为消费者设备需要新的系统。

鸿蒙的物联网特性,不仅是功能的补位,也成了观念的上位,成了解决万物互联的新答案,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万物如一物”。

一项鸿蒙的独有技术,是完成“万物如一物”的基础,它的名字叫做:“软总线”。

总线是一个专业名词,英文叫Bus,是电子计算设备,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通信干线。计算设备中的总线连接到的部件,就共同组成了某一个硬件设备。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城市的内部道路,城市内部道路连接到的地方,都属于城市的范围,城市管理者能够在其内进行资源的掌控和调度。总线之外的,就是其他的另外设备。

因此,如果要实现万物如一物,那么就必须要把原来的硬总线,变成一根虚拟的软总线,相当于把道路修到其他的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比如长三角经济带。

华为创造了这根软总线,基于公开和独有的无线网络协议,鸿蒙能够将装载了同样系统的不同硬件设备连接组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系统,万物如一物的“超级终端”。

这台超级终端的好处在哪里?

在鸿蒙最早的发布会上,有过一个比较清晰的场景说明:消费者面前有三个设备,一台电视,一部手机,和一个无线耳机,软总线可以将这三个设备连接到一起,用手机提供视频内容,由电视提供画面,无线耳机提供声音。

当时这个场景虽然简单,但是已经体现出了鸿蒙软总线“万物如一物”的能力。在像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屏幕上有一句口号“万物合一”,是超级终端更简洁的总结。

大家可以找一下相关视频,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消费者不需要复杂的手动连线,也不需要三个设备间来回操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手机的分布式控制中心里,将三个设备图标“捏”在一起。

在鸿蒙2.0的演示中,可以“捏”在一起的还只是是一些物理部件;但是到了鸿蒙3.0,消费者甚至可以将一台PC机的算力(无形的机器能力),和一台手机的算力需求,组合到一起。

具体的场景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的手机型号老旧,玩不了3A级大作,体验绝对大打折扣。但如果你的设备都是如此具备分布式能力的,就可以利用这根“软总线”,从PC的独立显卡中,借更强大的算力到旧手机应用运行上,最终呈现在需要更高分辨率的大屏直播上,这是破天荒的操作。

除了“捏”这个动作之外,鸿蒙2.0的分布式后台还能实现,在操作上体现为“滑”的应用“流转”。

我们继续假设,你现在有一台平板电脑,和一台手机。你本来在手机上看电影,剧情正进入关键时刻,女主角马上就要从跌下悬崖的汽车中,将五花大绑的男主角从邪恶的男二号手里救出来(不要问剧情为什么要这么写)。

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巧不巧,老板拨网络会议到你的手机上,此时你肯定一脸蒙圈。不用怕,你可以在手机的分布式后台里,将正在看的电影视频滑动到你身边的平板电脑里。于是,你就可以一边斜眼看电影,一边和老板电话会议了。注意,你的平板电脑不需要安装这个视频APP。

如果你觉得这有点像投屏,我们还有一个对游戏玩家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如果你在玩王者,敌方“韩信”马上要偷家,你已经点了回城的时候,老板又打网络电话进来,此时,你甚至可以将王者荣耀滑动“流转”到你的备用机上,让身边的朋友继续帮你玩。即使,注意,即使你的备用机上根本没有安装这款游戏。

这样的创意还有很多,比如华为新发布的打印机,可以和手机、笔记本碰触靠近,就可以实现联网操作。

于是,老爷爷老奶奶,也可以帮孙辈们打印作业了。


“捏”、“滑”和“碰“这样的简单动作,就将所有的智能万物,用一个“软总线”连接到一起。它们在硬件上还是独立的设备,但是在软件和应用层面,其实已经成了能够一手操作的同一设备。不需要分辨无数遥控器,以及各自独立安装APP和费尽心思迁移数据。

04 是计算,也是通信

大家可能比较容易感受上述场景中“爽点”,但是感受不到其中的“难点”。

难点的关键在于时间。

牛顿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但他犯下的致命错误在于忽视了力的传导需要时间参数。但是消费者很容易明白,什么叫传导需要时间。

大家可能熟悉这个名词“延迟”,我们在看网络视频的时候,应该都感受过这种延迟创造的时间传导感觉。比如,在平板电脑上看春晚的时候,墙上的指针已经滑到了12点,电视上的主持人可能还在说:“让我们开始倒数,5、4、3……”。

再或者声画不同步,画面的播放时间是2分01秒,声音的播放时间是1分56秒,这些都是高延时造成的体验困扰。

在鸿蒙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理念下,最重要的参数就是数据和应用传导的时间,无论是应用流转的“滑”,还是硬件功能组合的“捏”。

软总线成败的关键,也在于它是否能够在形态上“软”,但是在用户体验上,却足够“硬”,让消费者感受不到延迟。

华为在此实现了技术突破,据悉,目前鸿蒙2.0设备间的协同延迟已经可以做到1毫秒,到鸿蒙3.0,设备间的播放同步(4K@60fps的效果情况下)误差将低于300微秒。

一微秒等于百万分之一秒、千分之一毫秒。而人类的神经网络信息传输速率差不多是100米每秒。所以,鸿蒙3.0分布式组网的理想延迟,将是人类无法轻易察觉的水平。

这就是难点。

因为完美的软总线,要用无线承载的方式,实现硬连接一样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低时延。

从目前的信息的来看,华为正在实现这个目标。

不过,关于软总线技术,还有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操作系统以前曾被认为是一种对单一计算设备的单一管理,但是华为却将其转化为一种对多设备间通信能力的管理。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犯X的献身》中,主角引述了一个天才数学家说的话,说有些问题“看上去是几何问题,实际上是函数问题”。

我们如果套用一下这个句式,分布式操作系统看起来是计算问题,其实本质是通信问题。而通信,是华为的看家本领。

这些技术体现在鸿蒙的当前成果上,可以总结为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的一句话:鸿蒙设备总量已达1.5亿,已经“成了”。


历史事件的每一次起承转合,往往能在更早期找到微妙的预兆。被美国断供5G手机通信的华为,却用自己的老本行“通信”,完成了一次操作系统的“上位”。历史的戏剧性,真的经常有趣的像精心写出的剧本。

当然,除了软总线,鸿蒙在安全、内核管理上还有一些突破,不过,软总线是绕不开的基础。

04 除了消费者,还有开发者

鸿蒙并非没有短板,因为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价值核心,就在于足够丰富的终端,和足够丰富的应用。如此,鸿蒙的特性才能派上用场。

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生态,鸿蒙将一无是处。

过亿的开发者,是“成了”的门槛,但是更多的开发者(和硬件伙伴),才是“继续成下去”的龙门。

面对多设备开发,开发者也很难。

就拿有屏幕的设备来说,PC、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它们虽然都是基于屏幕视觉反馈的设备,但是分辨率和尺寸大相径庭。

当应用在不同设备间“流转”的时候,开发者马上会遇到样式适配问题,如果说一个设备的调试的工作量是一块石头,那么多个设备适配的协同调试,就是三座大山。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开发者需要新的工具,工具演化的方向就在于简化工作量。

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一系列工具,都遵从了这样的目的逻辑,包括HarmonyOS设计系统、ArkUI 3.0、ArkCompiler 3.0、DevEco Studio 3.0和TS/JS API。

这些工具简写名词的描述展开,都需要更大的篇幅。但是,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龚体则用了一个引发网友弹幕刷屏的词来形容这些工具的好处,“让开发者爽”,也就是效率更高,更方便。

比如,ArkUI 3.0的官方定义是“一套构建HarmonyOS应用界面的声明式UI开发框架”中“声明式UI”。

所谓“声明式UI”,对应的是“命令式UI”。

它们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如果说命令式UI是“坐直了,眼睛离本子远一点,抬头挺胸”,那么声明式UI就是“注意坐姿”。 



这些简化工作之所以能够完成,自然依赖华为在底层准备的武器库,弹药完备了,开发者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位置开枪了。

华为其它的工具,都是这样的逻辑,做好后勤,让开发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设计样式,还是功能API。

当然,未来将伴随鸿蒙3.0发布的更重要的工具,则是华为开发者大会上的“one more thing”——龚体透露,华为将发布自己开发的编程语言。

从历代操作系统发展来看,每一种操作系统,都会伴随一种开发语言的出现,比如微软的QBasic、Visual Basic和C#、谷歌的Kotlin和苹果的Swift。

操作系统的作用,在于提供对APP的支持和调用,而编程语言,则是创造这些APP的工具。鸿蒙要想体现下一代操作系统的新特性,提高开发者效率,自创编程语言几乎是必须。

操作系统的生态玩起来是组合拳,开发语言是绝对绕不过的能击倒对手的上勾拳。现在,这招不远了。

我一直在想如何总结鸿蒙的生态愿景,虽然,华为在开发者会议上,并没有用上“元宇宙”这个热词,但我确实觉得用元宇宙形容鸿蒙很合适。不过,它不是“人”的精神元宇宙,而是“万物”设备的元宇宙。

在鸿蒙之前,智能设备其实是孤独的,它们可能是联网的,但是工作起来井水不犯河水。需要人类强取豪夺,才能让它们勉强产生一些关联,比如画面投屏和远程控制。

但是鸿蒙的到来,则创建了一个“机器社交网络”,机器和机器之间的数据和应用,可以在鸿蒙的软总线之间自由流动,从独立设备的孤岛,变成可以互相交谈、组合的自由王国。

甚至,它们还可以分享对人类的感知。

以前,我们是走到哪,必须将智能带到哪;未来,更可能是我们走到哪,智能就跟到哪。“全场景的AI”和“全场景的感知”的加持下,这个机器“元宇宙”,或许比我们自己还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或许有一天,“智能”会像80年代的电视机一样,重新回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