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不完备定理无法证明不是模拟 (1 points, 一般) by scottcgi 在 2025年11月01日11时26分 星期六 评论到 数学证明否定宇宙是模拟的
- 样本数太少 没有参考意义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9月22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梵蒂冈的 Flathub 软件包人均安装量最高
- 杞人忧天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8月15日12时04分 星期五 评论到 你一生中被小行星砸到的概率
- 垃圾Paypal... (1 points, 一般) by devfsdvyui 在 2025年07月17日20时1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Valve 在支付公司压力下移除部分成人游戏
- 建议下次不要用动漫这种容易误解的词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50041775 在 2025年07月09日15时2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Netflix 称其全球订户有五成看动漫
- 所以应该吃生肉吗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7月09日13时2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研究称加工肉没有食用的安全量
- 居然只有95%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30日13时0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日本争议夫妇别姓法案
- 搞反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25日18时4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智能手机是人类的寄生物
- 中心思想归纳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5年05月15日10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研究发现要求 AI 聊天机器人给出简洁答案会显著增加幻觉可能性
- 希望能比印度猴子写得好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5月06日13时21分 星期二 评论到 微软 CEO 声称该公司三成新代码是用 AI 写的
根据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暴露在热浪下会加速衰老。研究人员分析了 24,922 名台湾成年人 15 年(2008–2022)的健康数据,发现暴露在两年的热浪下可能会加速生物衰老 8-12 天。论文主要作者、香港大学助理教授 Cui Guo 表示,数字虽小但意义重大,因为全世界的热浪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今天世界各地都面临创记录的高温。
如果你想减肥,最好在家里做饭,多接触下食物气味。根据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的一项小鼠研究,短暂接触食物气味会引发饥饿感,但长时间接触会抑制食物摄入,原因是连接嗅觉和食欲的大脑回路。研究人员在侧海马下托(vSub)发现了一组神经元会被食物气味激活,激活的神经元会接收来自嗅球 (OB) 的兴奋性输入,将谷氨酸能投射到腹内侧下丘脑 (VMH)。激活 OB → vSub → VMH 回路会抑制食物摄入减轻体重,但抑制该回路则会消除对食物摄入的影响。
普渡大学研究显示,一次典型的高温美发过程可能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研究表明,卷发棒、直发器等造型工具温度超过 150℃ 时,护发产品中的环状硅氧烷等低挥发性成分会迅速挥发、成核并生成大量新纳米颗粒,大多数颗粒直径小于 100 纳米。一次 10-20 分钟的高温美发过程,可能让人体吸入超百亿纳米颗粒。这些颗粒会直接沉积在肺部,其中肺泡区的沉积剂量最高。研究人员建议,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需配合高温工具的产品,特别是标榜“耐热”的免洗型发胶、发霜、发凝胶。如果必须使用,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
根据对四家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物发表的 18,400 篇论文的分析,如果审稿人自己的论文在手稿后续修改版本中被引用,那么相比那些没有引用的手稿,它们更可能获得批准。研究作者 Adrian Barnett 在澳大利昆士兰科技大学从事同行评审和元研究(meta-research)研究,他表示研究灵感来自轶事传闻,据说作者因为审稿人的要求而在论文中添加新的引用。他认为少量引用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要求引用的数量过多,或者引用理由不充分,那么审稿流程就变成交易型(transactional),引用会增加一名研究人员的 h-index。研究针对的四个开放获取平台——F1000Research、Wellcome Open Research、Gates Open Research 和 Open Research Europ——它们公开了论文的所有版本以及审稿人意见。每篇论文的手稿至少需要有两位审稿人发表评论意见。近 5000 篇论文引用了一位审稿人的论文,有 2300 篇审稿人意见要求引用审稿人的论文。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光污染导致世界各地鸟类每天鸣叫时间变长:鸣叫时间平均延长了 50 分钟。研究人员在对 500 多种昼行性鸟类进行分析后指出,那些暴露于更多光线的鸟类(无论其暴露途径是因为眼睛大还是开放式窝巢)会以这种方式受到最大的光污染影响。科学家知道,影响地球面积 23% 的光污染正在影响由昼夜光暗周期所调控物种的个体活动模式。这项新的研究首次记录了不同品种的鸟类在不同空间和季节的这种现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冲击对鸟类健康的影响是正面的、负面的还是中性的,但作者写道:“记录这些对健康的影响并遏制光污染是 21 世纪保护鸟类所面临的挑战。”研究人员分析了 260 万个鸟类(早晨)开始鸣叫和 180 万个鸟类(傍晚)停止鸣叫的观测记录。这些数据来自 BirdWeather 计划,该项目包括科学志愿者的录音、生物多样性自动监测和机器学习。
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024 年夏季,连续 6 周的创纪录高温导致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冰融化量创历史新高。到今年夏末,该群岛上 1% 的陆地冰层已经消失,足以使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 0.16 毫米。一半以上的斯瓦尔巴群岛都被冰覆盖。1991 年以来,平均每年夏季融化的冰不到 100 亿吨。但在过去 5 年中,有 4 年创下了夏季冰流失的新纪录。研究团队估计,去年夏季总共损失了大约 620 亿吨冰,且几乎全部源于表层融化而非冰川入海。气候模型显示,随着地球持续变暖,这种情况将变得更加普遍。
不少人选择通过 LASIK 等激光矫正技术矫正视力。但这种手术需切削角膜组织,存在一定风险。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通过电流重塑角膜,而不是切割角膜的“去激光化”视力矫正新技术。人类角膜是位于眼睛前部的一种透明拱形结构,其作用是折射环境光线并将其聚焦到视网膜上,再传送到大脑形成图像。如果角膜形状异常,就无法正确聚焦光线,从而导致视力模糊。LASIK 手术通过激光去除部分角膜组织以矫正角膜形态。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手术相对安全,但仍存在局限和风险,而且激光切割角膜会削弱眼睛的结构稳定性。研究人员此次探索的是一种名为“电—机械重塑”的方法,其原理是许多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包括角膜)依靠带相反电荷分子的吸引力维持形态,当在组织中施加电流时,会改变其pH值,使这些分子间的吸引力暂时减弱,从而让组织变得柔软可塑。当pH值恢复后,组织则固定在新形态上。
人类的语言是如何演化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人类近亲黑猩猩找到答案。根据发表在《PLOS Biology》期刊上的论文,研究人员报告黑猩猩幼儿是通过母亲和母系亲属学会声音和视觉交流模式。这与人类幼儿从照顾者学习交流模式类似,这种能力可能可至少追溯到远古时代。研究人员在乌干达西部的 Kibale 国家公园考察了一个有大约 60 名黑猩猩的群体,它们会分成很多个小群体,其中至少包含一名母亲及其后代。小群体的数量在 2 到 9 只之间,它们都与母猩猩有血缘关系。对记录的视频和音频的分析显示,幼年黑猩猩跟随母亲学习了各种交流模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发现,在其 38 个成员国中,65-69 岁的人群在 2023 年仍有 28.9% 在工作,而 2000 年这一比例只有 15.9%。这种现象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明确。为了研究这一课题,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人员查看了以色列中央统计局收集的社会调查数据。随后他们比较了 3300 多名女性和 2000 多名男性的经历,这些人都已经达到了以色列的退休年龄(女性62岁,男性67岁)。他们发现,如果家庭收入较低,男性和女性都更有可能从事全职工作。但是从事全职工作的男性对自己在经济、家庭、情绪和整体生活上的满意度和不工作的男性一样高,甚至更高。无论男性从事的是哪种全职工作,结果都是如此。与此同时,女性只有在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类工作时,家庭和经济满意度才会有所提升。在评估从事兼职工作的研究对象的幸福感时,研究结果更加复杂,幸福感会随着工作类型和衡量方式以及研究对象是男是女而有所不同。初始幸福感较强的人可能更倾向于晚年从事全职工作,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根据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猫痴呆症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25 只死前出现痴呆症症状的猫进行了大脑检查,发现猫的脑部积聚了 β淀粉样蛋白,该蛋白也是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特征之一。研究人员认为,猫可以作为研究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的完美模型,探索新的疗法,也有助于理解和管理猫的痴呆症。
部分鸟类的雌雄之间有着显著的外形区别,比如公鸡母鸡,雄孔雀和天堂鸟。但还有很多鸟类雌雄之间几乎没有区别,以至于科学家可能需要测试 DNA 才能区分雄性和雌性。但测试 DNA 也不可靠,根据发表在《Biology Letter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原因是性逆转在鸟类中间很常见,因此性腺和染色体并不一致。在人类中,女性通常携带 XX 染色体,男性为 XY 染色体。但决定性别的不是性染色体本身而是上面的基因。Y 染色体上的 SRY 基因决定了哺乳动物发育成雄性,如果缺乏该基因,那么携带 XY 染色体的人也会发育成女性。对五种澳大利亚常见鸟类澳洲喜鹊、笑翠鸟、凤头鸽、彩虹吸蜜鹦鹉和鳞胸吸蜜鹦鹉的研究发现,其性转比例在 3% 到 6% 之间,性逆转的鸟类大部分在遗传学上都是雌性但拥有雄性的生殖器官,小部分在遗传学上是雄性但拥有卵巢。但什么导致了鸟类的性逆转,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展开更多研究。
从吸血鬼传说到实验室培养的组织,年轻血逆转衰老不再是纯粹的神话。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实验室环境中,年轻血液激活骨髓细胞分泌蛋白质能逆转皮肤衰老。皮肤品公司德国拜尔斯道夫(Beiersdorf AG)的研究人员发现,仅仅凭借年轻血液并不能逆转衰老,必须存在骨髓细胞。如果不存在骨髓细胞,皮肤衰老标志没有改善的迹象。只有将年轻血清和骨髓细胞共同培养,年轻血清引发骨髓细胞分泌出恢复皮肤活力的蛋白质因子。研究人员识别出 55 种与年龄相关的蛋白质,其中 7 种在测试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衰老效果。
根据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素食者罹患癌症的风险比肉食者低 12%,纯素食者罹患癌症的风险比肉食者低 24%。研究使用了始于 2002-2007 年的 Adventist Health Study 数据,涉及到 95,863 名北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有 79,468 名信徒最初未患有癌症。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基督新教教派之一,推崇素食饮食。结果显示,相比肉食者,素食者整体癌症风险低约 12%,中等发病率癌症的风险降低约 18%。素食者患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和淋巴增生性癌症的风险较低。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与韩国科学技术院研究团队首次在量子流体中观测到“量子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KHI),并发现了一种形态酷似梵高名画《星空(The Starry Night)》中弯月的新型涡旋结构,即偏心分数斯格明子(EFS)。这一现象早在数十年前便被理论预测,却从未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KHI 是经典流体力学中的重要现象,当两种速度不同的流体在边界处相遇时,会形成波浪与涡旋。这种现象可在风吹起的海浪、翻卷的云层,甚至《星空》旋动的天空中找到。研究团队提出疑问:量子流体中也会发生类似的不稳定性吗?为验证这一设想,团队将锂原子气体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制备出一种多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量子超流体),并在其中形成两股速度不同的流体。在它们的交界面上,首先出现了波状指形结构,类似经典湍流;随后,在量子力学与拓扑学规则的作用下,生成了特殊涡旋。
138 亿年前的创世大爆炸后,宇宙处于难以想象的炙热和难以置信的致密状态。但几秒钟后,宇宙就冷却到足以形成第一批元素,主要是氢和氦。这些元素仍处于完全电离态,宇宙温度在接近 38 万年后才冷却到能通过与自由电子复合形成中性原子。这为最初的化学反应铺平了道路。最古老的分子是氦合氢离子(HeH+),这标志着链式反应的开始,最终形成了今天宇宙最常见的氢分子(H2)。简单分子如 HeH⁺ 和 H2 对首批恒星的形成至关重要。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在类似早期宇宙的条件下重新创造出宇宙第一种分子,观察其链式反应,进一步接近解开第一批恒星形成之谜。
英国科学家发现,超加工饮食对减重和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的效果可能不如最少加工的饮食,即使这两种饮食都遵循相同的国家饮食指南。研究结果基于一项对英国 55 名成年人开展的社群水平的临床试验,揭示了在整体营养构成之外,食品加工程度对特定健康结局的可能影响。全球超加工食物消耗量在近几十年里快速增加,而肥胖症以及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这类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同期上升。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随机交叉试验,比较了以超加工食品为主和以最少加工食品为主的饮食,两种饮食结构都遵循了英国《健康饮食指南》——一组促进健康均衡营养的国家饮食建议。试验中的 55 名成人或接受预制的超加工食品,如早餐谷物或即食千层意面;或接受预制的最少加工食品,如隔夜燕麦或自制肉酱意面,这些食品在 8 周内分别配送到家。休息 4 周后,受试者换成另一种饮食再继续 8 周,从而能在受试者本人身上比较超加工食品和最少加工食品在 6 个月期间的影响。50 名受试者至少完成了一种饮食。研究者发现,遵循英国《健康饮食指南》的两种饮食都能在 8 周内显著减重。不过,最少加工饮食的平均减重量为 2%,而超加工饮食只有 1%。除了减重,最少加工饮食能更有效地改善与心血管代谢健康指标相关的身体成分,如降低脂肪总量、内脏脂肪和甘油三酯水平,但超加工饮食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
高分辨率成像显示,距今 2500 年的西伯利亚冰木乃伊身上有复杂纹身。木乃伊为女性,约 50 岁,生活在中国和欧洲之间上的广阔草原上,属于帕兹里克文明(Pazyryk)。木乃伊是 19 世纪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的冰墓中发现的,此前纹身难以发现,现在利用近红外数字摄影技术才发现。她的右前臂纹了鹿头和豹,左臂是神话中的狮鹫与鹿对打,拇指上纹了公鸡。研究人员估计纹身使用了多点的针状工具和单点针,前者用动物角或骨头制成。使用的涂料可能是烧焦的植物材料或烟灰。
研究人员分析了古人类牙齿化石中的碳和氧同位素。这些同位素是人类食用禾本科植物后留下的。结果发现,古人类远在其牙齿进化到能有效咀嚼这些植物之前,就开始倾向于食用它们。直到 70 万年后,古人类才长出能轻松咀嚼坚韧植物纤维的较长臼齿。这些发现表明,早期人类的成功得益于在身体受限的情况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人类学家一般认为行为和形态是同步进化的。但最新研究发现,行为可以成为一股推动进化的力量,对形态和饮食轨迹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大量撤稿,印度国家大学排名将会对将该大学进行惩罚。此举旨在遏制日益增多的因科学不端行为而导致论文撤稿的问题。论文撤稿一部分是因为无意造成的错误,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有意的不端行为。根据 Retraction Watch 对过去 30 年撤稿数据库的分析,印度的撤稿论文数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美国每发表 1000 篇论文中只有不到 1 篇被撤稿,中国每发表 1000 篇论文中有逾 3 篇被撤稿,而印度是每发表 1000 篇论文有 2 篇被撤稿。印度和中国的论文撤稿大部分是因为科学不端行为或科学诚信问题。
根据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人类每天在室内环境吸入逾 7 万个微塑料。塑料是当代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纳米大小的颗粒能吸入肺部。法国图卢兹大学的科学家量化了每天可能吸入的塑料粉尘量。研究小组从自家公寓和汽车中采集了 16 个室内空气样本,使用拉曼光谱学(Raman Spectroscopy)测量微塑料浓度。结果显示我们每天的塑料颗粒吸入量非常大。公寓空气样本的中值浓度为每立方米 528 个微塑料颗粒,汽车内微塑料颗粒浓度则高达每立方米 2238 个。这些颗粒 94% 直径小于 10 微米,足以吸入后深入肺组织。研究团队估计,成年人每天从室内环境中吸入大约 7.1 万个微塑料颗粒,其中 6.8 万个小于 10 微米。人类平均 90% 的时间处于室内,包括家、工作场所、商店、交通工具等,会在不自觉中吸入微塑料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