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7月09日 15时52分 星期四
来自超时空碎片
挪威奥斯陆 CICERO 国际气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情景建模研究了多种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和黑碳)急剧减少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对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不同气溶胶在内的许多排放种类来说,全球地表温度降低可能要几十年才能达到统计学上可测量的程度。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能检测到的影响,但减缓二氧化碳、甲烷和黑碳的排放能在较长时间内大幅缓解全球变暖。因此,虽然减排改变全球温度的作用在短期内看不出来,但这不应成为反对采取减排行动的借口,因为这些行动需要在一定时间后才能见效。研究报告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28日 21时27分 星期日
来自约纳丹号历险记
斯德哥尔摩的辐射传感器检测到高于正常水平但仍然无害、可能来自波罗的海或附近地区核裂变所产生的同位素。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的一个传感器本周早些时候探测到三种异常高水平的放射性核素:铯-134,铯-137和钌-103。CTBTO 负责人 Lassina Zerbo 在 Twitter 上表示发现这些放射性颗粒的时间是在 6 月 22/23 日。这些放射性颗粒是核裂变的产物,很可能来自民用来源,也就是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热量的原子链式反应。CTBTO 能指出其可能的来源地,但要确认则超出了其授权。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28日 20时36分 星期日
来自火星大师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了 1000 万例,死亡 49.9 万例。其中美国确诊病例 251 万,巴西 131 万,俄罗斯 63.3 万,印度 52.8 万,英国 31.1 万,秘鲁 27.5 万,智利 26.7 万。除美国外,南美国家正成为新冠的新爆发地。美国死亡病例 12.5 万,巴西 5.7 万,英国 4.3 万。
地球
blackhat(19032)
发表于2020年06月22日 16时23分 星期一
来自繁星若尘
炎炎夏季到来前,意大利人用白色防水布覆盖住冰川,试图减缓冰川的融化。在意大利北部,自 1993 以来 Presena 冰川体积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为阻止其融化,一到滑雪季结束,保护者就会用白色防水布遮住雪地。Carosello-Tonale 公司从事这项功能,2008 年项目启动之初他们覆盖的面积约 3 万平方米,现在扩大到了 10 万平方米。白色防水布可以反射阳光,使得雪地保持在较低的温度。项目负责人 Davide Panizza 称,奥地利的部分冰川也使用了类似的覆盖系统。这些覆盖物会在 9 月份移除。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22日 14时58分 星期一
来自再会,谢谢所有的鱼
越南有 9700 万人口,与中国接壤,但至今没有报告一例新冠死亡病例,总确诊病例数也只有 349 例。越南官方的数据外人难以核查,卫生专家称越南在疫情初期就采取了迅速而激烈的行动,从而避免了全面的灾难。在 1 月治疗第一个新冠病人时,越南就将其视为威胁,立即行动起来跟踪接触者并限制行动。鉴于病毒的传播能力,早期的时机非常重要。除了全国性的协调和针对性的测试,以及隔离,越南政府还不顾公众的争议在物理和虚拟的空间展开全面的监视。越南采取了极其严格的措施,比如入境的人需要接受测试并在指定地点隔离 14 天,如果发现测试阳性那么政府将在其居住地周围建立隔离区,进入公共场所需要消毒,需要佩戴口罩,进入公交车需要保持距离,等等。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22日 12时51分 星期一
来自人猿泰山之绝地反击
反常的热浪正在炙烤北极大部分地区,上周六西伯利亚的一个北极小镇 Verkhoyansk 气温达到 38 摄氏度,可能创造了北极圈北部的最高温度记录。这一记录还需要等待确认。上个月西伯利亚的气温就远高于常年,甚至还发生了森林火灾。 Verkhoyansk 人口约 1300 人,有着最极端的温度变化范围,最低零下 68 摄氏度,最高也就是刚刚创造的 38 摄氏度。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21日 19时30分 星期日
来自陨落的众生
2016 年,日本基金会宣布展开大洋地势图海床 2030 计划(GEBCO Seabed 2030 Project )时,全球只有 6% 的海床被以现代标准测量。现在这个数字升至 19%,去年才 16%。地球上仍然有很大片未测量和绘制的海床。制作更好的海底地图有多个原因。它们对于导航以及铺设水下电缆和管道必不可少。它们对于渔业管理和保护也很重要,因为野生生物往往聚集在水下的山脉附近。每个海山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此外,崎岖的海床影响洋流的行为和水的垂直混合。这是改进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模型所需要的信息,因为海洋对地球的热量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如果您想精确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海平面将如何上升,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海底地图。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14日 15时00分 星期日
来自灵魂骑士
读者 写道 "澳大利亚环境保护部门正在调查一条悉尼河流本周早些时候突然变成紫色的原因。当地居民表示看到河流变色后非常震惊,他们最初以为是阳光照射产生的错觉,然而在阴影下情况相同。当地的议会在一份声明中称,他们测试了水的 PH 值,结果是中性,没有任何气味也没有观察到油。环保部门和议会都表示会继续调查原因。"
地球
1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10日 19时24分 星期三
来自基因突变
—两个月前,当全球约有 100 万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的时候,生存的政治要务席卷世界,关停经济成为了当务之急。而今日的要务则是重启经济。尽管美国和欧洲受灾最严重的城市感染率可能已经放缓,但该病毒仍深深交缠于世界的基础结构之中。全球到达感染高峰可能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缺乏疫苗、甚至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迄今为止,唯一证实针对新冠病毒有效的策略就是限制人与人的接触。各国政府被迫在眼看公民死于病毒还是眼看他们死于饥饿之间做出选择,现在它们正在放松封锁。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08日 14时09分 星期一
来自河流之女
虽然有新冠疫情,全球二氧化碳水平仍然在快速上升。根据 Mauna Loa 气象观测台的数据,今年五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417.2 ppm(百万分之一),比 2019 年的 414.8ppm 高 2.4ppm。如果没有为遏制疫情快速扩散而采取的封锁政策,二氧化碳浓度还可能上升 2.8ppm。Scripps 海洋研究所教授 Ralph Keeling 说,人们可能会惊讶的听到全世界对疫情的响应政策对二氧化碳浓度影响甚微,二氧化碳的积累类似扔垃圾,只要我们继续排放,它就会继续增长。新冠危机减缓了排放,但其影响并不显著。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07日 13时49分 星期日
来自森林送信人
在连续四天成为全世界新冠确诊数最多的国家之后,巴西卫生部从其官网 covid.saude.gov.br 移除了详细的新冠数据。巴西是美国之后新冠确诊病例数第二多的国家,已超过 67.2 万,死亡病例数超过意大利接近 3.6 万。网站于周五下线,周六重新上线,但不再提供总的感染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也没有了按州和市分布的数据,只提供过去 24 小时的新增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巴西总统 Jair Bolsonaro 淡化疫情的危险,称累积数据并没有反映国家所处的时刻。巴西新闻协会负责人 Paulo Jeronimo de Sousa 发表声明,称信息透明是对抗疫情的强有力工具。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05日 14时30分 星期五
来自棕榈上的霜
俄罗斯北极城市 Norilsk 的一个发电站发生了灾难性的柴油泄漏事故,2 万吨燃油泄漏到周围土地,将当地的河流染成了红色。这一泄漏规模接近 30 多年前的 Exxon Valdez 事故的一半,后者向阿拉斯加水域泄漏了至少 3.5 万吨原油。柴油的毒性更甚于原油。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该发电站属于矿业公司 Norilsk Nickel,该公司发表声明称,泄漏可能是冻土融化导致的地面不稳定所致。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6月03日 14时19分 星期三
来自飞向火星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严重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数以百计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都是无可否认的证据,证明地球正在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物种的消失速度比自然状态下的消亡速度高出 100 倍。如果说以前的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是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天灾,那么现在的物种灭绝则是人祸:人类是造成这些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他们研究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和鸟类红色名单中的资料,确认了至少 515 个物种濒临灭绝,每个物种的总数低于 1000 个。这些动物生活在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的高度影响,而且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包括金丝面狨、埃塞俄比亚狼、爪哇犀牛、西班牙帝雕、黄耳长尾鹦鹉、恒河鳄、中美洲绿黑斑毒蛙等。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5月26日 16时32分 星期二
来自外星人
全世界有至少二十亿人食用昆虫,但绝大部分欧洲人对此敬而远之。欧盟的食品安全机构将作出裁决是否允许销售基于昆虫的食品,这可能促使食用昆虫在欧洲走向主流。昆虫能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利用来自餐馆等地方的食物垃圾喂养,然后处理成加工食品或其他商品供人消费。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此类的技术。欧盟每年浪费的食物多达 9000 万吨,其中一千万吨来自于餐馆酒店等服务行业,这些食物垃圾仍然具有高价值。通过喂养昆虫,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变成一种低能量输入的资源。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5月22日 14时34分 星期五
来自异形博恩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了 500 万至  510 万,其中美国 157.9 万,俄罗斯 31.7 万,巴西 31 万,英国  25.2 万,西班牙 23.3 万,意大利 22.8 万,法国 18.1 万,德国 17.9 万...新冠导致的死亡病例突破了 33.2 万,其中美国超过 9 万。尽管每周平均死亡人数一直在下降,但过去一周全球每天平均新增的病例数超过 9.1 万例,高于以往任何时候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5月21日 21时17分 星期四
来自王朝启示录
苏联在 1957 年发射了它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随后启动了它的代号为 Corona 的间谍卫星计划,寻找苏联的导弹发射位置。但美国的间谍卫星还在无意间捕捉到了其它东西。科学家利用这些冷战期间拍摄的卫星照片去跟踪缺乏历史记录的地区的物种数量变化。研究人员对生活在哈萨克斯坦草原的草原旱獭(bobak marmot)测试了这种方法。苏联在 1960 年代将当地数百万公顷草原改造成了农田。研究人员利用黑白卫星照片识别了 5000 多个旱獭居住地,与当地的现代数字图像进行对比,绘制了 1.2 万多个旱獭洞穴。研究人员发现,1960 年代以来旱獭洞穴数量下降了 14%,在改造成农田的地方下降了多达 60%。研究报告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上。
地球
ai(3896)
发表于2020年05月20日 23时42分 星期三
来自星空暗流
根据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全球碳排放因新冠疫情下降 17%。各国政府实施的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政策对全球能源需求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世界各地大量人口被要求待在家中、关闭边境,消费率和运输率都相应下降。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的 Corinne Le Quéré 和同事分析了截至 4 月底的能源、活动和政策的综合数据,据此估计二氧化碳日排放量相较于 2019 年的变化。结果发现,截至4月初,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相对 2019 年下降了 17%,每个国家的日均排放量下降了 26%。来自地面运输和航空业的排放分别下降了 36% 和 60%。地面运输、能源和工业占到了排放下降总量的 86%。研究人员还预估了这种下降对 2020 年总排放量的影响。他们认为,如果到 6 月中旬恢复疫情前活动水平,年底总排放量的平均降幅可能会为 4%。如果一些限制政策维持到 2020 年底,总排放量的平均降幅可能会达 7%。
地球
ai(3896)
发表于2020年05月14日 11时54分 星期四
来自烽火游戏1:战争学徒
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科学家周三预测,世界将需要四到五年时间才能控制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这是对未来困难的悲观评估。苏姆娅•斯瓦米纳坦(Soumya Swaminathan)表示,许多因素将决定新冠病毒在多长时间以及何种程度上仍然构成威胁,包括它是否突变、采取了何种遏制措施,以及能否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她说:“我会说,在四到五年的时间框架内,我们可能有望控制这场疫情。”她补充说,不存在“预测水晶球”,这场大流行病“可能会恶化”。她表示,一种疫苗“目前来看似乎是最好的出路”,但对于其功效和安全性,以及生产和公平分配,仍有“很多‘假如’和‘但是’的问题”。如果新冠病毒改变,疫苗可能不再有效。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5月13日 19时50分 星期三
来自飞行村
5 月 5 日,中国在文昌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长五 B 是目前中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火箭通常由两级构成,第一级在抵达轨道前会分离坠落到海洋,较小的第二级将负荷推送到预定轨道。但长五 B 没有第二级,它的核心级将负荷送到预定轨道之后留在了轨道上。它的核心级重量超过 20 吨,其运行轨道平均高度约 260 公里。因为地球上层大气的作用,长五 B 核心级被缓慢的拉向地表。核心级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重返大气层,时间是在周一 UTC 时间 15:33。Harvard-Smithsonian 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 Jonathan McDowell 称,长五 B 核心级是 1991 年以来不受控重返大气层的最大物体。他估计火箭引擎的致密组件会在重返过程中幸存下来,残余重量估计在 100 到 300 公斤。如果核心级晚约 15 到 20 分钟重返大气层,那么它有可能砸到纽约市。目前还不清楚未来的长五 B 是否会继续将核心级发射到不稳定的轨道。
地球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0年05月13日 17时49分 星期三
来自终极游戏Ⅰ:使命召唤
华东师范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卫星图像绘制了 1985 年至 2015 年间城市增长的地图。研究表明,过去 30 年里,全球城市面积扩张了 80%,城市人口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人口增长率。论文发表在《自然—可持续性》期刊上。研究者发现,从 1985 年至 2015 年,全球城市面积从 36.27 万平方公里增加到 65.34 万平方公里,净扩张率为 80%,平均每年有 9687 平方公里的土地从非城市用地转为城市用地。这比之前的估计高出 4 倍。其中大约 69% 的新发展城市地区位于亚洲和北美洲,这两个洲的城市地区每年分别增加了 4970±319 平方公里和 2358±150 平方公里。从国家来看,美国、中国和印度三国的城市最多,且经历了不同的城市化轨迹。中国和印度的城市扩张主要发生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农村地区。其中中国的城市增长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些特定城市地区的增长占中国城市扩张总量的 6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