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6月29日 00时37分 星期日
来自无敌号
以往观点认为 1亿至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海洋生物以菊石和鱼类为主,但日本研究团队发现当时的海洋实际上是“乌贼的天下”。由于乌贼没有外壳和骨骼,作为化石很难被发现,此前从未被纳入白垩纪海洋的生态图景。研究团队开发出新技术,将岩石以百分之一毫米精度逐层切削拍摄、数字化立体重现内部包括微小化石在内的所有化石。从北海道各地的白垩纪岩石中鉴定出263个乌贼喙部硬组织化石,平均尺寸约为4毫米。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6月26日 17时03分 星期四
来自来自外星球的礼物
过度捕捞导致东波罗的海鳕鱼数量锐减,但过去三十年鱼的体型也在神秘的急剧缩小了。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基因组证据,表明密集​​捕捞导致了鱼体型的快速演化,它们的平均体长自 1990 年代以来缩小了一半。鳕鱼成年体长的中位数从 1996 年的 40 厘米减少到 2019 年的 20 厘米,成年体体重中位数从 1996 年的 1356 克缩小到了 2019 年的 272 克,20 多年体重缩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这项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在鳕鱼种群 DNA 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体型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是拖网捕鱼的网眼尺寸。拖网捕鱼旨在对鱼体型大小进行选择性捕捞,法律规定了最小网眼尺寸,旨在保护体型较小的鱼,确保小鱼在被捕获之前能成熟并产卵。然而此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它催生了选择性演化压力,使体型较小的鱼更易逃脱渔网。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6月23日 00时06分 星期一
来自巨龙之夜
根据发表于《自然》的全球作物产量分析,到本世纪末,每变暖 1℃,人均可用粮食每天将减少约121千卡。研究论文作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 Andrew Hultgren 说,根据目前轨迹,在 3℃ 的变暖情景下,“这相当于每个人都不再用早餐”。Hultgren 和同事收集了世界上六大主粮作物的产量数据。这些作物提供了全球人类所需热量的 2/3 以上。他们发现,对于除水稻外的所有作物,高温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为水稻在更暖的夜晚生长得更好。根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变暖情况下玉米产量比没有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降 12% 或28%,具体下降程度取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是适中还是非常高。如果农民不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那么在本世纪末变暖程度高的情景下,作物损失将增加约1 /3。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即便采取了上述农业适应措施,也不太可能弥补气候变化造成的巨大作物损失。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6月11日 17时38分 星期三
来自少女骑士变身记
根据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地球海洋酸化在五年前就跨过了“行星限度”。所谓 “行星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突出的是人类行为对地球系统冲击的限度,若超过该限度,自然环境将丧失正常的自我调节能力,现代人类所处的相对稳定的全新世将会结束。科学家确定了地球的 9 个行星限度,包括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平流层臭氧消耗、化学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其中六个限度被认为已经突破,现在最新研究加入了第七个——海洋酸化。科学家认为,帮助海洋生物形成外壳的碳酸钙含量不到工业化前水平五分之一时就被认为跨过了行星限度,新研究中这一数字是 17%。这项基于冰芯测量数据和数据模型的研究发现,深层海水的酸度更高。在海平面以下约 200 米处,60% 的海水跨过了 20% 的阈值,而海平面的这一比例约为 40%。海洋加速酸化导致了热带和亚热带珊瑚礁失去了逾 40% 的栖息地。极地地区的海蝴蝶失去了逾 60% 的栖息地。沿海贝类失去了 13% 的栖息地。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6月10日 14时39分 星期二
来自通往宇宙之门
联合国人口基金(USFPA)对 14 个国家的 14000 人调查了他们的生育意愿。这 14 个国家包括了韩国、泰国、意大利、匈牙利、德国、瑞典、巴西、墨西哥、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南非和尼日利亚,其人口总数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既有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也有低生育率和高生育率的国家。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想要两个或更多孩子,而生育率下降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无法建立他们想要的家庭。报告显示,39% 的人表示经济限制使他们无法生育,其中韩国最高 58%,瑞典最低 19%。USFPA 希望避免因为恐慌而制定人口政策,如因为人口太多而限制生育,比如 40 年前的中国。调查人员称,今天的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人口停滞被用于推行民族主义、反移民政策和性别保守政策的借口。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6月04日 21时46分 星期三
来自神们自己
科学家首次提供了直接观测证据,证实了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出现的异常全球性地震震动,确实是由于格陵兰发生的两次超级海啸所引发的被困驻波。 2023 年 9 月,一种奇特的全球性地震信号被首次观察到,它每隔 90 秒重复一次,持续了整整九天,并在一个月后再次重现。一年后,有两项科学研究提出,这些地震异常现象的根源是发生在格陵兰东部一个偏远峡湾中的两场由大规模山体滑坡引发的超级海啸,而山体滑坡则是由于一座无名冰川升温所导致的。这些波浪被认为被困在了峡湾系统中,形成了来回摆动的驻波,从而引发了神秘的地震信号。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读卫星测高数据。这种技术通过测量雷达脉冲从卫星发射到地表再返回所需的时间,来测定地球表面(包括海洋)的高度。研究人员利用 SWOT 卫星的 Ka波段雷达干涉仪(KaRIn),在两次海啸发生后的不同时间点绘制了格陵兰峡湾的水位变化图。这些图清晰地显示出了跨越峡湾通道的水位倾斜现象,最大高度差达到两米。关键在于,这些倾斜方向在不同时刻相反,表明水体在峡湾中来回流动。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6月01日 00时05分 星期日
来自飞行中的阴影
过去几十年,既得利益集团的气候否认宣传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宣称“气候变化不存在”,到承认“气候变化存在但属于自然现象”,到承认“气候变化不是自然现象但不是什么大问题”、“气候变化是大问题但我们无能为力”、“可以采取措施但排放量大的国家应首先采取行动”、“改变的成本太高了”。主持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Cop30——的巴西资深外交官 Andre Correa do Lago 认为气候变化相关的经济否认是目前面临的一大威胁。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30日 17时55分 星期五
来自墨水心
印度面临一个矛盾的选择。过去十年是印度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但它每十年平均气温只上升 0.09C,相比下全球是 0.30C。原因是印度严重的空气污染无意中起到了降温作用,污染空气阻挡了太阳辐射,增加了云层的反射率。如果加大措施清洁空气,将会加大气温上升幅度,而热浪在日益加剧。印度至今只有十分之一的家庭安装有空调,相比下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空调比例分别为三分之二和五分之四。与此同时,印度的制冷系统在热浪期间占电力总需求的五分之一,大部分电力由燃煤火电厂提供,这又加剧了印度的污染问题。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30日 14时31分 星期五
来自歌剧院魅影
2024 年是第一个突破 1.5℃ 全球变暖阈值的单一年份。现在顶尖气候学家首次发出警告,到 2029 年全球升温可能首次超过 2℃。英国国家气象局的科学家每年都会利用世界各地研究机构的气候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未来5年的全球气候。最新预测结果表明,到 2029 年,单一年份的平均温度可能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2℃。根据为世界气象组织(WMO)编制的《全球年际至年代际气候更新》,未来 5 年中至少有一年突破相同阈值(1.5℃ )的可能性为 86%。与此同时研究人员预测,2025-2029 年间,平均升温超过 1.5℃ 的可能性为 70%。单一年份全球升温超过 2℃ 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小,WMO/英国国家气象局的团队估计其概率为 1%。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28日 19时28分 星期三
来自2061太空漫游
过去 20 年里全球 1/5 以上的海洋——面积超过 7500 万平方公里,经历了海洋变暗现象。海洋变暗是指海洋光学特性发生变化导致其透光区深度减少。透光区是 90% 的海洋生物的家园,也是阳光和月光驱动生态互动的区域。研究人员将卫星数据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分析了全球透光区深度的年度变化。他们发现,在 20030-2022 年间,全球 21% 的海洋——包括大片沿海地区和开阔海洋,变得更暗了。超过 9% 的海洋——面积超过 3200 万平方公里、与非洲大陆大小相似的透光区深度减少了 50 多米,而 2.6% 的海洋的透光区减少了 100 多米。大约 10% 的海洋——面积超过 3700 万平方公里,在过去的 20 年里变得更亮了。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23日 13时59分 星期五
来自动物庄园的秘密
全世界的人口出生率在下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意味着从长期看人口将会萎缩。相比下,养狗则愈来愈受欢迎。在大部分欧洲国家,有四分之一到半数的家庭养育了至少一条狗,狗通常被视为家庭的一员,甚至被称为“毛茸茸的宝宝”。匈牙利布达佩斯罗兰大学(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认为,虽然狗不能替代孩子,但某种情况下它提供了一种为人父母的机会,且投入的资源要比养育后代少得多,也更容易控制和照顾。狗能与主人建立情感联系,能带来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养狗要比养育后代要轻松的多,一个原因是狗的寿命有限。研究人员认为,包括狗在内的宠物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正在重新定义家庭的概念。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13日 18时02分 星期二
来自伊甸
根据 Christian Aid 的新报告,气候危机正威胁香蕉这一全球消费量最大的水果。香蕉也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全球种植的香蕉中约八成供当地消费,逾 4 亿人每天依赖香蕉获得 15%-27% 的热量。在全球出口的香蕉中,八成来自来自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而在数百种香蕉品种中,cavendish 因其风味、耐寒和高产而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品种。cavendish 生长需要 15C-35C 的温度,易受到风暴影响。而气候危机正危及其生长环境,此外气候危机助长了对香蕉危害极大的真菌的传播:Black leaf 真菌降低香蕉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多达 80%;fusarium tropical race 4 真菌正在毁灭世界各地的 cavendish 品种香蕉种植园。

USA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12日 17时52分 星期一
来自未来学大会
美国 28 个最大城市中有 25 个正在下沉,可能会影响数千座建筑物和数百万人。其中沃斯堡、休斯顿和达拉斯的下沉速度最快,平均每年超过 4 毫米。纽约、芝加哥、哥伦布、西雅图和丹佛,平均每年下沉超过 2 毫米。休斯顿 42% 的陆地每年下沉超过 5 毫米,12% 的陆地每年下沉超过 10 毫米。大部分下沉是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然而在一些城市,如纽约、费城和华盛顿特区,下沉主要是由“冰川均衡调整”引起的。在上一个冰河时期,这些地区被巨大的冰盖覆盖。冰的绝对重量压迫地壳,就像坐在记忆海绵床垫上。当几千年前冰融化时,压力解除,地面开始缓慢反弹,但这种反弹并不均匀。部分地区如美国东海岸和中西部,陆地仍在下沉而不是上升,因为它们靠近前隆地带,这是一个被附近冰的重量推高的区域,现在正在塌陷。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08日 18时05分 星期四
来自梦书迷宫
个体对气候的影响是不平等的。根据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三分之二全球暖化是最富有 10% 人口造成的,这些人对全球暖化的贡献是平均水平的 6.5 倍,而最富有 1% 人口和 0.1% 人口的贡献分别是平均水平的 20 倍和 76 倍。对于极端事件,最富有 10% 人口对全球每月百年一遇极端高温事件增加的贡献是平均水平的 7 倍,对亚马逊干旱的贡献是平均水平的 6 倍。美国和中国最富有 10% 人口的排放导致脆弱地区的极端高温事件增加了两到三倍。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08日 14时30分 星期四
来自西塔甘达
根据《自然》上的一项研究,气候危机的负担将主要由年轻世代而非年长世代承担。分析显示,在 1.5°C 升温情景下,2020 年出生的人群中约 52% 的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热浪暴露风险,而在 1960 年出生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仅为 16%。研究结果强调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以减轻气候变化对年轻世代影响的紧迫性。“前所未有“的暴露定义为在没有人为导致气候变化的世界中,遭遇相同极端事件的概率小于万分之一。研究人员指出,全球 1960 年出生者中约16%(1300万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终生热浪暴露风险。与此同时,如果全球变暖到 2100 年比工业革命前水平升高 1.5°C,2020 年出生的人中约 52%(6200万人)将经历前所未有的热浪暴露风险,如果升温达到 3.5°C,这一比例将升至 92%。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5月01日 22时16分 星期四
来自绿光
ESA 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 Biomass 卫星,这颗卫星将用于对全球森林进行研究,精确测量碳储量,加深对全球碳循环的理解。ESA 称,森林每年吸收和储存约 80 亿吨的二氧化碳。森林系统调控着全球的温度,森林的砍伐和退化将意味着其储存的碳被释放回大气中,加剧气候变化。整个地球生长着约 1.5 万亿棵树,但树木储存了多少碳,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其碳储量,目前还缺乏精确数据。Biomass 将使用 P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穿透森林冠层,测量树干、树枝和茎——大部分碳储存在这些地方——等的木质生物量。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4月28日 15时09分 星期一
来自机器岛
中山大学与中科院团队首次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冷暖翻转的新现象,即气温在几天内由异常偏暖快速转变为异常偏冷,或由异常偏冷快速转变为异常偏暖的极端事件。研究发现这类事件广泛分布于全球中高纬度地区。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冷暖翻转事件频次增加、强度加剧、转变加快,且未来在高排放情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气候变化缓解措施,人类将在更暖的未来面对更频繁且更剧烈的“过山车”式极端翻转事件及其叠加影响。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4月22日 13时13分 星期二
来自守夜者
水是生命起源的关键,然而地球最初的水来自何处?一种理论认为来自形成初期撞击地球的含水小行星。但根据发表的《Icaru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构成水的 H2 成分可能早在地球形成初期就有了。研究人员针对的是罕见的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nstatite chondrite),这种陨石形成于 45 亿年前,与地球形成条件相似。研究人员在陨石中发现了氢元素。如果这种与早期地球成分相似的陨石含有氢,那么早期的地球也可能含有氢。当被小行星撞击时,它已经蕴藏了足够的氢。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4月21日 14时41分 星期一
来自丽赛的故事
今年 3 月的北极“冬季海冰域面积”(全年峰值)仅为 1379 万平方公里,创下自 1979 年开始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纪录。去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期间的周边气温高于往年是原因之一。这一现象被认为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恐将对今后的气象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北极海冰范围通常在 10 月至次年 3 月扩大,4 月至 9 月缩小。数据显示,去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的海冰月平均面积均创下观测史新低。今年 3 月 20 日录得的全年峰值较此前的最低纪录(2017 年 3 月 5 日的 1392 万平方公里)减少了 13 万平方公里。

地球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4月21日 13时36分 星期一
来自火星之女
燃烧化石燃料或森林产生的黑碳会加速世界各地冰层的融化。巴西前总统 Jair Bolsonaro 在 2019-2023 年任期内鼓励当地农民焚烧雨林,将森林变成耕地。根据巴西国家太空研究院的数据,2019 年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率创 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火灾热点超过 8.9 万个。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卫星数据发现,焚烧亚马逊雨林产生的黑炭通过大气走廊降落南极,黑炭会吸收热量,因此会加剧冰的融化。由于焚烧森林,2019-2020 年期间输送的黑炭气溶胶两倍于 2018-2019 年,南极韦德尔海(Weddell Sea)的海冰融化面积同期从 1.3 万平方公里增加到 3.3 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