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先能过了小米高考再说 (1 points, 一般) by ooxx 在 2025年01月06日15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小米修改了引导程序解锁政策
-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2月18日18时0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司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较低
- BaD kEyBoArD: eXtRa SpAcE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10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高温环境可能加速衰老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0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lge 宣布了新量子芯片 Willow
- 喵喵喵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33326472 在 2024年12月04日23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
- 懂了 这就去安装刺客信条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临时阻止安装刺客信条等育碧游戏的 PC 更新 Windows 11 24H2
- 为了逃避一年多兵役要坐一年牢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韩国法院判处一名故意增肥以逃避兵役的男子缓刑
- 是否改进质量我不知道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GitHub 称 Copilot 改进了代码质量
- Linus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1分 星期一 评论到 Linux 6.13 将拒绝所有来自 bcachefs 作者的合并请求
- 2100年100%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1月21日16时30分 星期四 评论到 中国提高了半导体自给率
淡水是 10% 以上已知物种的家园,这一多样性带来了多种益处,如营养循环、洪水控制和缓解气候变化。淡水生态系统受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影响,但缺乏对这一生态系统中物种灭绝风险的全面评估。剑桥大学研究人员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提供了多分类群全球淡水动物群的评估结果,其中囊括了 23496 种鱼类、十足目甲壳动物(如蟹、小龙虾和虾)和蜻蜓目(如蜻蜓和豆娘)。总体上,这些物种中有接近四分之一(24%)面临高灭绝风险;相比淡水鱼类(26%)和蜻蜓目(16%),十足目的受威胁物种百分比最高(30%)。在被研究的物种中,54%的濒危物种被认为受到污染的影响,39%受水坝和取水影响,37%受到土地用途改变和农业相关效应的影响,28%受到入侵物种和疾病影响。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CCCS)周五表示,2024 年是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5 摄氏度的第一年,也是至今最热的一年。这并不意味着将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1.5 摄氏度内的国际目标失败了,因为这一目标指的是几十年的平均值,但随着化石燃料持续排放到大气中,平均气温长期高于 1.5 摄氏度并非不可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将近期的的气温记录形容为“气候崩溃”,呼吁各国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根据 CCCS 的数据,2024 年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6 摄氏度,比 2023 年高出 0.1 摄氏度以上,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The 2024 Global Water Monitor Report》报告称,气候危机正在严重破坏地球水循环,数十亿人受到洪水和干旱的影响。报告由来自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中国、德国等国的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完成,利用了数千个地面站和卫星数据评估降雨、土壤湿度、河流流量和洪水等重要水变量。研究团队发现,创纪录降雨的频率越来越高。2024 年月降雨量创纪录的频率比 2000 年高出 27%,日降雨量创纪录的频率高出 52%。5 月到 7 月,中国南方的长江和珠江洪水淹没了很多城镇,数万人流离失所,农作物损失数亿美元。8 月孟加拉国遭遇强季风降雨,洪水影响了 600 万人,毁掉了至少 100 万吨大米。研究人员认为,2025 年的情况可能会恶化。
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但下降的时间点以及下降的幅度都有所差异。在欧洲、亚洲和北美,一部分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早在 1970 年代就跌至替代生育率 2.1 以下。而在另一部分国家,生育率在很长时间里保持相当高的水平,但在 1990 年代之后急剧下降。为什么在 1980 年代生育率保持中等水平的欧洲和亚洲国家会在今天跌至 1.3 这一超低生育率水平内?而此前生育率开始下降的国家并没有降至如此低的水平?宏观经济发展是出现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今天生育率超低的国家经历过了长期的经济停滞或下滑,之后人均 GNP 迅速上升,他们快速进入了现代化,但其信仰、价值观和传统观念的变化要慢得多。快速的经济变化可能导致了代际和性别冲突,导致总和生育率快速下降。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气候变化是导致加拿大野火加剧的原因,可燃物变干及气温升高增加了火灾的严重程度。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地区集中在加拿大的北部森林。在气候持续变化的推助下,加拿大正在艰难应对日益严重且时间延长的野火季节。2023 年的火灾季节创下了历史纪录。研究人员发现,可燃物干燥是森林火灾严重程度的最重要驱动因素,而夏季更容易发生严重火灾。最严重的野火灾情发生在过去的 20 年中。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共同拥有全球 93% 的北方森林,它们之间需要合作才能在有效管控火灾的同时保护北半球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
尽管苍蝇令人讨厌,但它们作为地球上最多产的传粉者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其授粉的作物和栖息地数量而言,苍蝇仅次于蜜蜂。苍蝇对野生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和多样性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促进了无数植物物种的繁殖,而这些物种又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苍蝇对农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苍蝇是可可树的主要传粉者,而可可树产生的果实被用来制作巧克力。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全球气温上升,苍蝇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了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种蜜蜂和苍蝇的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气温上升对苍蝇的威胁比蜜蜂大,因为蜜蜂比苍蝇能忍受更高的温度,而且栖息地范围更广。研究人员发现,蜜蜂比苍蝇能忍受更高的温度。平均而言,蜜蜂的“临界热最大值”(CTMax)比苍蝇高 2.3 摄氏度。
纽约州长签署了《The Climate Change Superfund Act》,通过设立由大型石化公司出资的气候超级基金(Climate Superfund),追究污染者对环境所造成破坏的责任。法案分 25 年实施,每年从石油天然气巨头收取 30 亿美元,总共 750 亿美元。以 GDP 计算,纽约州是全球第十大经济体,州参议员 Liz Krueger 称石化行业对全球气候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到 2050 年纽约州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上的花费将超过 5000 亿美元。代表石化行业的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谴责了这项法律。石化行业预计会迅速提起诉讼。
WHO 的调查显示,截至 2022 年,泰国约有 15.4% 的成年人肥胖。在东南亚国家中,肥胖率仅次于马来西亚。世界肥胖联盟的计算显示,2000 年以来,泰国成年人肥胖率的上升居世界第四,仅次于老挝、越南和马尔代夫。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中产阶级的肥胖日趋成为问题,这些疾病正在蔓延。在泰国,肥胖的蔓延导致医疗费用膨胀。政府从 20 年前就开始提供“全民覆盖”,即以可负担的费用向所有人提供适当的保健医疗,每年公共预算的 17% 用于医疗。经济学家估算,由于肥胖相关的健康恶化,泰国经济遭受每年 121.4 亿泰铢的负面影响。WHO 的数据显示,在中国从 2010 年到 2022 年,肥胖者的比率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 8.3%。官方统计显示,在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男性肥胖的倾向明显高于女性。另一方面,在印度,肥胖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上。印度的女性很少像其他国家那样在家庭之外工作。
欧盟又有三个成员国的生育率降至了“超低”范围。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23 年德国的生育率降至每名妇女生 1.35 个孩子,低于联合国 1.4 这一生育率“超低”的门槛。除德国外,爱沙尼亚和奥地利生育率也低于 1.4。包括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在内的欧盟 9 个成员国在 2022 年生育率就已经跌破 1.4。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经合组织经济学家 Willem Adema 表示,很多女性已经将生育时间推迟到 30 岁之后,由于生物钟等因素她们不太可能生太多孩子。
发表于《柳叶刀-星球健康》的研究发现,由于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印度数百万人死亡。研究人员基于 2009-2019 年印度 655 个地区的数据,研究了 PM2.5 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9-2019 年间印度约有 380 万人的死亡与空气污染水平高于该国空气质量标准(40微克/立方米)有关。若将空气质量标准提高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导方针的 5 微克/立方米,对应死亡人数将上升到 1660 万人,几乎占这 10 年间总死亡人数的 25%。自 2017 年以来印度政府一直在实施一项空气污染控制计划,以改善空气质量。
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汽车芯片的老化速度比预期的更快。汽车使用的芯片通常能在 125°C 的高温下正常运行,但全球气候暖化使得高温的天气比以往更持久,而在长时间的高温下芯片的使用寿命不如预期。以前的汽车厂商不太担心车载芯片的使用寿命,因为芯片采用成熟工艺制造,使用的可能是 10 年前的技术。但今天的汽车开始使用 5nm 和 3nm 芯片,这些最先进芯片对温度可能更敏感。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副总裁 Steve Pateras 表示,对于设计使用寿命30 年的芯片,高温环境每年会使其寿命减少 10%,一年后起寿命会降至 26 年。英飞凌科技 (Infineon Technologies) 副总裁 Bill Stewart 表示,对于在高温下使用的芯片,他们在设计时就预留了裕量。
非营利组织 Climate Central 的新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加拿大城市的冬季零度以上天数正在增加。根据 Climate Central 的分析,加拿大一些城市和地区失去了超过两周的冬季天气,包括温哥华(19天)、大纳奈莫地区(18天)和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地区(15天)。多伦多失去了 13 天,甚至以寒冷著称的蒙特利尔和卡尔加里每年也分别失去了 6 天和 5 天的零下天气。Climate Central 的科学副总裁 Kristina Dahl 表示,这些变化非常明显,因为当温度升至零度以上时,雪会变成雨。
印度去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人口达到了 14.5 亿,但第一人口大国仍然在争论是否应鼓励生育。印度南部的两个邦 Andhra Pradesh 和 Tamil Nadu 开始鼓励生育,理由是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印度的生育率从 1950 年每名妇女生育 5.7 个孩子降至生 2 个孩子。27 个邦中有 17 个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南部五个邦的总生育率低于 1.6,其中 Karnataka 为 1.6,Tamil Nadu 为 1.4,这些邦的生育率与欧洲国家持平或更低。法国和瑞典等国分别用了 120 年和 80 年时间其老龄化人口从 7% 增加一倍至 14%,而印度预计将在 28 年内达到这一比例。也就是和中国情况类似,印度在富裕前就开始变老了。
根据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新分析,自 1970 年以来,过度捕捞导致软骨鱼类——鲨鱼、鳐鱼和嵌合鱼——的数量下降了 50% 以上。研究人员称软鱼灭绝的风险增加了 19%。该研究还强调,对近岸和远洋栖息地最大物种的过度捕捞可能会消除多达 22% 的生态功能。软骨鱼是一种古老的、生态多样化的鱼类,有超过 1199 种,它们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目标渔业的过度捕捞和偶然捕获(副渔获),再加上栖息地退化、气候变化和污染,导致超过三分之一的软骨鱼面临灭绝。
一条雄性座头鲸先是于 2017 年在哥伦比亚附近太平洋发现,2022 年在印度洋 Zanzibar 岛附近发现,两地之间的最短大圆距离为 13,046 公里。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座头鲸的最远旅行距离。座头鲸每年都会长途跋涉,但这只座头鲸的迁徙距离不同寻常。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气候变化减少了其主要食物磷虾的丰度,或者是寻找配偶。研究报告发表在《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
一项对 3000 多人 DNA 标记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与分子变化有关,这可能反映出加速衰老。为找到衡量高温对人体影响的敏感指标,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老年病学家 Eun Young Choi 及同事选择研究“表观遗传时钟”,即随着人类衰老而发生变化的一组 DNA 化学修饰。研究人员分析了 2016-2017 年约 3800 名 5 6岁及以上人群的相关标记数据。他们将这些数据与美国的温度地图进行交叉对照,寻找分子标记状态与不同时间段内参与者所在位置热指数(温度和湿度的体感温度指标)超过 26.7°C 或3 2.2° C的天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根据分子标记,那些长期生活在高温天气较多地区的人比生活在较凉爽地区的人“显得更老”。根据一项指标,高温天气比例每增加 10%,参与者的分子年龄就增加约 0.12 岁。另一组分子标记的分析显示,长期生活在高温地区的人衰老速度加快了 0.6%。然而,以天数或数月为单位的短期高温暴露,与这些标记变化无关联。
一项关于墨西哥死亡率的研究发现,四分之三与热有关的死亡发生在 35 岁以下的人群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年龄在 18-35岁之间,也就是人们可能认为最耐热的人群。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墨西哥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墨西哥收集了死亡率和每日气温方面的高度精细的地理数据。分析发现,从 1998-2019 年,该国每年约有 3300 人因高温死亡。其中近三分之一发生在 18-35 岁的人群中,五岁以下儿童也容易因高温死亡,50-70 岁的人群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最低。研究人员表示,可能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年轻人更有可能从事农业和建筑等户外劳动,因此更容易脱水和中暑。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没有空调的室内制造空间。研究人员发现老年人主要不是死于高温,而是死于相对的寒冷。老年人的核心温度往往较低,这使他们对寒冷更敏感。
由于云层覆盖的面积减少,德国科学家报告地球在 2023 年吸收了更多的阳光。低空云层的覆盖面积平均每十年减少约 1.3%,而 2023 年减少的幅度比往年略大。是什么导致云层消失?科学家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气候系统的正常变动,意味着 2023 年是异常的一年,未来几年情况会恢复;由于对污染的控制气溶胶减少了,气溶胶能播种云去反射阳光;气温上升对低空云层的影响——这一解释最令人担忧,意味着全球暖化会加剧,由于气温上升,云层变得稀疏,导致地球吸收了更多的热量,地球进一步暖化,这意味着高温的趋势会持续下去。
根据《科学》期刊上发表的 一项荟萃分析,气候变化正加剧全球物种的灭绝风险:温度升高 1.3°C 时会有 1.6% 的物种受到威胁;升温 5.4°C 时,风险会升至 29.7%。气候变化正在重塑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的分布、相互作用和种群动态改变。虽然某些物种会作出适应性变化或跟随气候变化而迁徙,但其他物种则会面临种群规模下降、活动范围缩小及可能灭绝的风险。根据研究结果,在目前的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气温要高出 1.3°C)下,预计 1.6% 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当气温升幅达 1.5°C(巴黎协定所设的目标)时,物种的灭绝风险将上升至 1.8%,如果气温升幅达 2.0°C 时,物种的灭绝风险将进一步上升至 2.7%。随着国际温室气体所定的排放目标预计会导致气温上升 2.7°C,届时每 20 个物种中将有 1 个会面临风险。除此之外,物种灭绝风险会急剧上升;在气温升幅达 4.3°C 时,物种灭绝风险为 14.9%;当气温升幅达 5.4°C 时,灭绝风险则会达 29.7%。两栖动物、山区、岛屿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以及栖息在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物种所面临的威胁最大。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家庭和企业数量突破了 400 万,2024 年屋顶太阳能的新增装机量预计达到了 3GW。高峰期这些太阳能面板向电网输送的电力有时会超过需求,居民如果没有电池储存电力,他们可能需要付费才能向电网输送电力。电网运营商 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Aemo)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动处理过剩的太阳能电力,东部电网可能会在明年春天遭遇“断电”。Aemo 高管 Michael Gatt 表示,在罕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行动减少太阳能系统的发电量,甚至可能需要切断太阳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