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ken:feigaobox@gmail.com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98%是“候选软件工程”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677804695 在 2023年03月03日08时53分 星期五 评论到 近四成程序员只爱远程工作
- 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3月01日13时42分 星期三 评论到 脸盲症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普遍
- 划地为牢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677591194 在 2023年02月28日21时42分 星期二 评论到 亚马逊因电子书出现在盗版网站而将其从 Kindle Unlimited 中移除
- 能用chatgpt取代的工作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2月27日20时07分 星期一 评论到 调查称部分企业开始用 ChatGPT 取代员工
- 反正我只用deb包和tar包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2月24日13时00分 星期五 评论到 Ubuntu 下一个版本默认不再支持 Flatpak
- 立法禁止种性歧视其本身也是一种种性歧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2月23日14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西雅图立法禁止种性歧视
- (1 points, 一般) by luoshaoj 在 2023年02月22日17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gle Chrome 推出减少内存占用和耗电的工具
- (1 points, 一般) by africwildman 在 2023年02月16日19时4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Google 失去了方向
- 央视报道 (1 points, 一般) by jerry 在 2023年02月15日08时1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中国科学家报告最年轻的痴呆症病例
- (1 points, 一般) by 红火阿奎1 在 2023年02月14日19时14分 星期二 评论到 KiCad 7.0 释出
NASA 选择 SpaceX 去建造将宇航员送到月球表面的登陆舱。SpaceX 打败了 Jeff Bezos 的 Blue Origin 和国防承包商 Dynetics 赢得了 29 亿美元的合同。NASA 原计划在初始阶段选择三家公司,然后再从中选择两家公司去建造月球着陆器,此举旨在维持一个竞争环境,确保一家出现意外后还有冗余替代。但由于 NASA 目前的预算不足以支持三家公司,在 SpaceX 更新支付时间表后只有 SpaceX 能匹配 NASA 现有的预算。
中国和俄罗斯宣布,双方签署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俄两国在太空领域多项合作的最新一个协定。这一备忘录签署之时,正值俄罗斯庆祝载人太空飞船首航 60 周年以及第一个太空站发射 50 周年之际,也在中国设计的太空站“天宫”预计 2022 年完工之前。根据中俄签署的备忘录,月球科研站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手建造。这将是一个综合性科学试验基地,建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进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观测、基础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等科研活动。双方表示,这一科研站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
NASA 代理局长 Steve Jurczyk 表示 2024 年载人登月不再是切实可行的目标,因为过去两年的拨款并没有提供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资金。他们正在进行评估以寻找最有效的前进方向。拜登政府仍然支持 NASA 的 Artemis 项目,实现载人登月,并最终将人类送到火星。2024 年登月是特朗普政府在 2019 年设定的,被普遍认为很难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在美国国会 2021 财年拨款中未满足月球着陆系统开发的资金要求之后。这是首次 NASA 高级官员公开表示这一目标不现实。
对于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弥斯项目,拜登政府明确表达了支持。前副总统 Mike Pence 在 2019 年宣布了雄心勃勃的阿耳忒弥斯目标:到 2024 年再次实现载人登月。这一时间表被认为不太切实际,但对于重返月球,美国两党议员都表示支持。白宫新闻秘书 Jen Psaki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阿耳忒弥斯项目,美国将与行业和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发送宇航员到月球表面...月球探索项目在国会得到了两党议员的广泛支持,并在 2021 财年的预算法案中有详细说明,我们支持这一努力。
中国宣布嫦娥五号在月球成功着陆。但在着陆器点火前直播突然暂停,之后官方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了成功着陆的消息。中国于 11 月 24 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留轨运行,着陆器承载上升器择机实施月球正面预选区域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这将是 1976 年以来首次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收集和取回任务。着陆器将用两天时间收集 2 公斤的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
中国计划在 11 月 24 日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这次任务将从月球取回岩石样本。这将是 40 多年来人类探测器再次从月球表面带回样本。从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后,嫦娥五号将于 3 天后抵达月球,届时轨道飞行器将释放一个着陆器。在 14 天内,着陆器的机械臂将采集月球样本,而钻机将钻探到 2 米深处回收岩芯。科学家们希望最终能得到 2 公斤样本。随后,一艘上升飞行器将把样本运送到轨道飞行器,在那里它们将被打包到返回地球的返回舱中,并在内蒙古草原着陆。嫦娥五号计划着陆在吕姆克山,此处可能在大约 13 亿年前发生过火山喷发。通过吕姆克山带回的样本得到的月球年龄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月球火山活动随时间如何变化。
诺基亚、SpaceX、洛克希德马丁等十多家公司从 NASA 获得了 3.7 亿美元的合同,在月球表面演示关键基础设施技术。这是 NASA 载人登月 Artemis 计划的一部分。NASA 还希望月球未来能成为深空探索的垫脚石。一个月球前哨基地至少需要有供电、庇护所和通信方法。月球的 4G 网络将不只是传输语音和数据,还将用于处理远程操纵如远距离控制月球车。天线和基站将需要为严酷和充斥辐射的月球环境进行加固。在月球的昼夜周期中,网络基础设施还需要接受超过 250ºC 的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诺基亚将与建造月球车的 Intuitive Machines 合作在月球表面铺设 4G 基础设施。
NASA 证实月球被太阳光照射的一面存在水分子,而此前月球上的水资源被认为主要存在于极地和没有光照射的一面。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研究人员分析了索菲亚(SOFIA,代表 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平流层红外天文台机载望远镜的数据,该望远镜的月球观测波长为 6 微米。在这个波长上,他们能探测到水分子有别于其他羟基化合物的一个光谱特征。他们发现,月球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确实存在水,浓度大概在 100ppm 到 400ppm。研究团队认为,探测到的水可能储存在月球表面的玻璃中或是晶粒之间,这些玻璃或晶粒能在恶劣环境中对水起到保护作用。
中国嫦娥四号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辐射强度的详细测量,发现它对人类的月球探索而言是安全的。阿波罗任务的宇航员携带了剂量计测量他们暴露的辐射量,但剂量计测量的是整个任务过程中的辐射量而不只是月球表面。嫦娥四号去年在月球 Von Kármán 陨石坑着陆时携带了能测量每小时辐射率的仪器。研究人员报告称,月球上的宇航员将暴露在 200 倍于地球的辐射量下。虽然以地球标准而言很高,但低于风险水平。研究人员还计算出,月球基地只要覆盖 50 厘米的月球土壤就足以提供保护,用 10 米的水提供屏障能抵抗偶尔发生的太阳风暴。太阳风暴会导致辐射水平快速提升。
铁生锈需要水、氧气和合适的条件,而这些月球都缺乏,那么科学家在月球发现的铁锈来自何处?也许是地球。根据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行星科学家李帅的团队,在印度月球卫星 Chandrayaan-1 收集的数据中发现了赤铁矿。李帅表示非常困惑,因为月球缺乏铁锈形成的条件和环境。他的团队分析了赤铁矿的分布方式,发现赤铁矿分布与先前确定的水痕及撞击坑非常吻合。团队认为,水冰可能会与月球松散的表岩屑(regolith)混在一起,在撞击事件中弹出和融化。团队又发现,赤铁矿通常位于总是面对地球的月球一面。这代表月球赤铁矿可能与地球有关。日本专家曾指出,当月球处于地球磁层末端时,太阳风会将地球高层大气中的氧气吹到月球表面,令其成为月球产生赤铁矿的主要氧化剂。
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拍摄的地月照片,拍摄时间是在 7 月 27 日。天问一号目前进入行星际转移轨道,距离地球超过 150 万公里。国家航天局称,“7 月 27 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 120 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
日经报道,日本将为美国主导的月球探测计划提供协助,日美两国 7 月 10 日签署了联合宣言。美国发起了“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力争以月球为立足点实现登陆火星。与首次实现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不同,此次计划的目的是在月球展开持续活动,计划在环月轨道上建设新的宇宙空间站“门户(Gateway)”。美国计划将“门户”作为将来的火星探测的基地,提出 2030 年代实施载人火星探测。日本将利用国际空间站的实验舱“希望号”等的经验,在“门户”项目上就设备和机器的提供、物资补给等提供协助。根据日美的联合宣言,针对日本宇航员在“门户”和月球上的活动机会,双方同意在今后敲定详细内容。
1970 年的阿波罗 13 号执行登月任务,太空船在太空中突然爆炸,三名太空人想尽办法求生,过程险象环生;虽然忙於应对紧急状况,但他们仍然用上 16mm 菲林,拍下执行任务与逃难过程,留下弥足珍贵影像片段。图像专家 Andy Saunders 利用新技术对照片进行高清重制,让外界更清晰了解当年阿波罗 13 号上发生的种种细节。他在 Twitter 上发布了高清的照片。处理图像要了解两个概念:一是讯号(signal),意思是图片那些希望保留的部分,另一个概念是杂音(noice),图片中不想要的部分。Saunders 把同一场境多张菲林不断重叠来构成新图片,他解释制作这些图的原理是在重叠这些菲林时,改善“讯号-杂音”的比例。这方法能够改善图片质素,突出细节,让旧影片变得更像一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