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笑看外挂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4月03日13时4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韩国游戏工作室竞争开发星际争霸新作
- 一个数据参考 (1 points, 一般) by hhding 在 2025年03月31日09时06分 星期一 评论到 AI 数据中心太多了
- 非技术的说法 (1 points, 一般) by hhding 在 2025年03月31日08时56分 星期一 评论到 AI 数据中心太多了
- 主体错误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40402558 在 2025年02月24日21时10分 星期一 评论到 Starlink 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
- 先能过了小米高考再说 (1 points, 一般) by ooxx 在 2025年01月06日15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小米修改了引导程序解锁政策
-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2月18日18时0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司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较低
- BaD kEyBoArD: eXtRa SpAcE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10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高温环境可能加速衰老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0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lge 宣布了新量子芯片 Willow
- 喵喵喵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33326472 在 2024年12月04日23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
- 懂了 这就去安装刺客信条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临时阻止安装刺客信条等育碧游戏的 PC 更新 Windows 11 24H2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行为类似脉冲星的神秘天体 GPM J1839-10,但已知的脉冲星至少每分钟闪烁一次,而 GPM J1839–10 的两次脉冲间隔 22 分钟,科学家对其背后的物理学原理一无所知。脉冲星的爆发间隔很短暂,间隔从一分钟到几毫秒。对历史存档数据的搜索发现,GPM J1839–10 的信号最早可上溯到 1988 年。它的脉冲周期为 1,320 秒(22 分钟),期间有一个 400 秒的窗口,爆发会持续 30 到 300 秒。它究竟是何种天体天文学家有很多猜测。中子星、磁星或强磁场的白矮星?
最广泛接受的宇宙学模型认为宇宙年龄约 138 亿岁,但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的一项研究将宇宙年龄增加了一倍至 267 亿岁。研究结论不仅挑战了主流宇宙学模型,也为所谓的“不可能的早期星系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多年来,科学家通过测量宇宙大爆炸以来时间的流逝,并根据来自遥远星系的光的红移研究最古老的恒星,以及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膨胀等现象的精密观测,估算出宇宙的年龄为 137.97 亿岁。但是这一模型并不完美,它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矛盾和悖论。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不可能的早期星系问题”,即在宇宙形成后不久,就出现了一些非常大、非常亮、非常成熟的星系。研究人员引入了保罗·狄拉克假设的“耦合常数”的概念。耦合常数是控制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常数,狄拉克认为这些常数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果允许这些常数发生变化,早期星系形成的时间框架可从数亿年延长到数十亿年,为其处于更高发展水平提供了更可行的解释。
数以千计的人造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未来这个数字还会大幅增长。天文学家一直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天文观测能力。现在根据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马斯克旗下 SpaceX 的 Starlink 宽带星座正在干扰天文观测。研究人员使用荷兰的望远镜观测了 68 颗 Starlink 卫星,发现来自卫星的辐射正偏离其分配的频段,进入太空。天文学家称,如果只有一颗卫星,那么它干扰望远镜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如果有大量的类似卫星,那么可能性就会增加。未来十年,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将会增加到 10 万-50 万颗,就像狂野的西部,监管机构可能跟不上这一速度。
韦伯望远镜探测到了至今最遥远的活跃超大质量黑洞。CEERS 1019 星系诞生于创世大爆炸后 5.7 亿年,黑洞质量低于早期宇宙中已发现的任何黑洞。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个黑洞,其年龄分别为创世大爆炸后 10 亿年和 11 亿年。CEERS 1019 黑洞质量为 900 万倍太阳质量,约两倍于银河系内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为太阳的 460 万倍,但远小于早期宇宙的其它超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为太阳的 10 亿倍以上。研究人员发现该星系在大量吸收气体,同时在创造新的恒星。
7 月 1 日 11:12 a.m. ET,SpaceX 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使用 Falcon 9 火箭成功发射了 ESA 的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望远镜以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名字命名,它将飞往日地之间的拉格朗日 L2 点,距离地球 160 万公里,预计需要飞行 1 个月时间。到达预定轨道之后,还需要花 2 个月时间测试和校准仪器。这一过程和 NASA 的韦伯太空望远镜类似。欧几里得望远镜的目标是测绘宇宙中暗物质的大尺度分布结构,并确认暗能量的性质。望远镜的口径为 1.2 米,它主要通过近红外光波长观测宇宙。预计在 2027 年发射的 NASA 南希·格蕾丝·罗曼太空望远镜将在红外波长下观测宇宙,它们将共同创建宇宙的三维地图。
中科院研究团队利用 FAST 射电望远镜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引力波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波长,反映出不同的天文事件,探测方法也不尽相同。2016 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引力波。其利用地面激光干涉仪能够观测到频率较高、波长较短的引力波,这些引力波由恒星级质量的双黑洞并合产生。而频率更低、波长更长的引力波则由更大质量天体的运动产生。作为宇宙中质量最大的天体,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绕转产生的引力波主要集中在“纳赫兹频段”,即十亿分之一赫兹。在天文学家看来,对纳赫兹引力波进行探测,有助于理解超大质量黑洞的增长、演化及并合过程。FAST 通过对 57 颗脉冲星的监测,在“4.6西格玛置信度”水平上发现了具有纳赫兹引力波特征的四极相关信号的证据,误报率小于五十万分之一,成功验证了 40 年前的理论预言。
去年 12 月,韦伯望远镜(JWST)对一组备受期待的目标展开了观测——TRAPPIST-1 恒星有 7 颗类地行星位于宜居带或附近,因此可能存在液态水。天文学家认为它们是研究太阳系外行星适合生命存在的最著名实验室。今年 3 月天文学家报告其中一颗行星 TRAPPIST-1b 可能没有大气层。天文学家通过其产生的热辐射来判断它有没有大气层。TRAPPIST-1b 没有大气层并不令人意外,它距离恒星最近,受到的辐射四倍于太阳至于地球,恒星活动如耀斑也会对它造成冲击,所有这些可能会导致其大气层被冲刮掉。现在天文学家报告了另一颗行星 TRAPPIST-1b 如果存在大气层的话也会非常稀薄,不太可能支持生命。它面向恒星的一侧表面温度约 107℃,这个温度太无法维持富含二氧化碳的厚大气层。天文学家表示,距离恒星更遥远的行星 TRAPPIST-1e 和TRAPPIST-1f 仍然可能有厚大气层。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利用射电望远镜 FAST 发现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被称为 PSR J1953+1844(M71E)的双星 其轨道周期仅为 53 分钟。双星系统如果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噬伴星的物质,使自身越转越快,两颗星的距离越靠越近,相互绕转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双星系统演化,恒星被大量蚕食后质量变小,脉冲星难以继续吸积并把恒星推开,其相互绕转的速度也会变慢。
一个国际团队分析 NASA 卡西尼探测器收集的数据,在土卫二恩克拉多斯(Enceladus)喷射到太空的间歇泉冰粒中发现了磷。磷是生命必须的化学物质。土卫二有地下海洋,科学家已经从其间歇泉冰粒中发现了与生命相关的氨基酸组成部分。磷对生物过程至关重要,它是 DNA 和能量运送分子的基本组成。这是首次在地球之外的海洋中发现磷,进一步支持土卫二能维持生命的观点。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根据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太空飞行会改变人脑结构,而如果短时间内重复飞行,那么这种改变将难以恢复。研究人员用核磁共振扫描了 30 名宇航员的大脑,分别是在太空飞行前和飞行后,包括那些执行两周任务(8 名宇航员)、六个月任务(18 名宇航员)和更长时间任务(4 名宇航员)的宇航员。他们发现,更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任务会导致更大的脑室——大脑中充满脑脊液的空腔——增大。他们认为,间隔不到三年的太空飞行时间可能不足以让脑室恢复其补偿能力,以适应颅内液体的增加,当宇航员在这段时间内返回太空时,脑室仍会扩大。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天文学家利用韦伯望远镜从距离地球逾 120 亿光年外的星系 SPT0418-47 中探测到了复杂分子多环芳烃(PAHs)的光谱信号。PAHs 听起来很复杂,但它在地球上十分常见,它和煤烟一样普遍,因为它就在煤烟中。它是一类含碳原子环的有机化合物,其来源可以是非生物性的,宇宙中有大量的 PAHs,绝大部分都是非生物性的。PAHs 会吸收光并以红外波长重新发射。而韦伯望远镜是至今最强大的红外望远镜,能探测到遥远星系的红外波长。
UCLA 天体物理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使用韦伯望远镜观测到至今最黯淡的星系。被称为 JD1 的星系诞生于创世大爆炸后不久,它是如此黯淡而遥远,除了借助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科学家还需要引力透镜才观测到它。JD1 位于名为 Abell 2744 的星系团之后,星系团的引力放大了来自 JD1 的光,使其亮度增强了 13 倍。JD1 距离地球大约 133 亿光年,而宇宙的年龄为 138 亿年。韦伯望远镜和引力透镜的结合,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的理解早期宇宙的演化。
SpaceX 周日晚上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完成了它的第十次载人飞行和第三次商业载人飞行任务。这次任务代号为 Axiom-2,将四名乘客送往国际空间站:前 NASA 宇航员 Peggy Whitson,以及三位付费乘客 John Shoffner 与沙特的 Ali al-Qarni 和 Rayyanah Barnawi。他们预计将在空间站停留一周,如果天气许可将在 5 月 30 日返回地球。四名宇航员据称将在空间站开展大约 20 项科学实验,但不清楚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实验有多少是做做表面文章。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但土星将是太阳系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报告发现土星 62 颗新卫星,使其卫星总数达到 145 颗,超过木星的 95 颗。新发现的卫星形状不规则,像土豆一样,直径不超过一英里或两英里。它们的轨道距离土星很远,在 600 万到 1800 万英里之间。相比之下,土星大卫星如泰坦(Titan)距离土星在 100 万英里内。
在重新分析旅行者二号收集的数据和新计算机建模之后,NASA 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天王星最大的五颗卫星中有四颗可能存在地下海洋。天王星至少有 27 颗卫星,其中最大的五颗卫星 Ariel(天卫一)直径 1160 公里,Umbriel(天卫二)1170 公里,Titania(天卫三)直径 1580 公里,Oberon(天卫四)1520 公里, Miranda(天卫五)470 公里。Titania 最大,被认为最有可能保留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因此有可能存在液态海洋。根据最新分析,除了最小的 Miranda,其余四颗卫星在表面冰层和岩石地壳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海洋层。
天文学家在《自然》期刊上报告观测到恒星正在吞食行星。随着恒星年龄的增加,它们会膨胀成巨星,理论预测这类巨星会吞食附近绕转的行星。然而,人们之前从未观测到这个过程。MIT 团队报告了对 ZTF SLRN-2020 的观测结果,这是银盘中的一次短寿命(持续约 10 天)光学波段爆发,伴有明亮而长寿命的红外辐射,该辐射在6 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缓慢消失。团队通过各种模型确定了暴源的性质以及产生这次辐射的天文学事件。观测数据与两颗恒星并合的观测数据相似,但光度更低,团队推断有一颗比恒星更小的天体参与了这一并合事件。他们认为,这个发生并合的天体可能是一颗质量小于或等于 10 颗木星的行星。
韦伯望远镜在一颗遥远岩石行星周围探测到水蒸气。这可能意味着这颗系外行星存在大气层,但科学家表示水蒸气可能是来自恒星而不是行星。这颗行星 GJ 486 b 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行,位于处女星座,距离地球 26 光年。它的质量是地球的三倍,但大小不到地球的三分之一,它的公转周期不到 1.5 个地球日,可能被红矮星潮汐锁定。它的表面温度高达 430 摄氏度,不太可能有液态水。但天文学家还是探测到了水蒸气的信号。天文学家表示不确定水是来自行星大气层还是恒星。
瑞典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分析系外行星的新方法,首次在系外行星 KELT-9b 的大气层中发现了稀有元素铽,了解较重元素有助于科学家确定系外行星的年龄,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KELT-9b 是银河系内最热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 670 光年。其平均温度高达惊人的 4000℃,自 2016 年被发现以来,一直令全球天文学家深深着迷。研究人员发现了 7 种元素,包括稀有元素铽,科学家们此前从未在任何系外行星的大气层中发现过这种元素。
1977 年发射的旅行者 2 号目前距离地球 200 亿公里,它搭载了五种科学仪器去研究星际空间。为了保持仪器运行,NASA JPL 团队释出软件更新将原来用于安全机制的电力用于科学仪器,此举将科学仪器关闭时间推迟到 2026 年而不是今年。旅行者 2 号和 1 号都使用 钚-238 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提供电力,其半衰期逾 87 年,目前输出功率下降了逾四分之一。为了弥补输出功率的减少,工程师已经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系统。旅行者 2 号接下来的一个选择是关闭其中一个科学仪器。为了避免关闭仪器,JPL 团队选择关闭了防止电压波动的安全系统。如果这一做法在旅行者 2 号上运转良好, JPL 团队计划将其应用于旅行者 1 号。旅行者 1 号的一个仪器在早期就发生了故障,它要到明年才需要决定是否关闭剩余 4 个仪器之一。
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路如森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毫米波段开展的新观测,首次将著名射电星系 Messier 87(M87星系)的黑洞阴影以及其周围吸积流和喷流呈现在同一张照片之中。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此前,人们认为用地球上的望远镜在 3.5 毫米观测波长上不会看到“甜甜圈”形态的黑洞。但此次研究人员首次在 3.5 毫米波长对 M87 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M87*)周围的环状结构进行了成像,观测到这一黑洞在 3.5 毫米的图像也呈现“甜甜圈”形态,比此前“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在 1.3 毫米观测到的“甜甜圈”大了近 50%,它来自于黑洞周围的吸积流。并且看到从“甜甜圈”向远处延展的“尾巴”,它是黑洞的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