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USA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1月03日 23时00分 星期一
来自火星超人
欧盟发现申请拨款的美国学者兴趣激增,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研究人员寻求海外选项,作为对特朗普(Donald Trump)攻击高等教育的回应。欧盟今年收到创纪录数量的顶级科研与创新拨款申请,其中来自美国的对一项关键基金的申请数量是 2024 年的三倍。2025 年向欧盟基础研究资助机构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 和欧盟博士和博士后研究计划 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 (MSCA)的申请量均创历史新高。欧盟研究事务专员叶扎哈里耶娃(Ekaterina Zaharieva)表示,激烈的竞争是关于人才而不是资金,人人都想要吸引人才。面向高级研究员的 ERC 申请量比去年增长 31%,比 2023 年增长了 82%。MSCA 收到了 17058 份申请,为历史最高。特朗普政府今年取消了数十亿美元的联邦研究资金,取消了与其政策不符的 DEI 和气候变化等主题的资助。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1月03日 22时10分 星期一
来自三个太阳
人人都有独特的体味,影响体味的因素包括了基因、激素、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以及食物。研究显示,食物不仅会影响人的整体气味,还会影响他人的感知如吸引力。食物主要通过肠道和皮肤影响体味。肠道内的细菌会代谢食物,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与细菌作用会向外释放出气体。口臭就与此相关。食物中的化学成分一旦被代谢,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组织,其中一部分会通过皮肤汗液排出,与皮肤上的细菌作用产生气味。汗液本身是无味的,是细菌使汗液散发异味。气味最浓烈的食物都富含硫化合物。有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们对异性更具有吸引力。大蒜令人口气难闻,但研究发现食用大量大蒜的男性的腋下汗液被女性评价为更性感。相比下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产生的气味最不性感。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更多水果和蔬菜的男性体味更佳。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1月03日 18时02分 星期一
来自伊卡狛格
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总是很难集中注意力,这可能是因为你的大脑正试图自我刷新,导致短暂的注意力缺失。 睡眠期间,大脑会进行一个冲洗循环——脑脊液被反复冲入大脑,再从大脑底部流出。这一过程能够清除白天积累的代谢废物,否则会损害脑细胞。MIT 的科学家想知道通常在睡眠不足时发生的注意力涣散,是否可能是大脑在清醒时试图弥补“自我冲洗”的结果。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科学家将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让26名19岁到40岁的参与者睡个好觉,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阶段则是两周后,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彻夜不眠。结果显示缺乏睡眠让参与者更难集中注意力。当研究人员分析大脑扫描结果时,发现参与者在脑脊液从大脑底部流出前约两秒就失去了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在注意力恢复后约1秒,脑脊液被冲入大脑。研究结果表明,当大脑无法在睡眠中自我清洁时,它就会在你醒着时进行清洁,但这会影响注意力。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1月01日 23时37分 星期六
来自外星人
arXiv 平台宣布修改计算机科学类的论文预印本接受政策,原因是由于大模型加快了论文撰写速度,导致计算机科学类的论文投稿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很多价值不高,因此为确保论文质量,它现在要求计算机科学类的综述论文和立场论文需要先被期刊或会议接受,通过同行评审,它才会考虑接受。在递交计算机科学综述论文和立场论文时,作者需要提供通过同行评审的证明,不提供证明可能会被拒收。arXiv 称它以前只收到少量综述论文和立场论文,但如今每月都会收到数百篇综述,其中很多只是带注释的参考文献,没有对开放性研究问题进行实质性讨论。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1月01日 21时19分 星期六
来自影舞
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采取了封锁、社交距离和旅行限制等公共卫生措施,旨在通过避免密切接触减少病毒传播。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人类并非是唯一一种改变空间环境以降低疫情风险的动物。黑花园蚁(Lasius niger)会改变巢穴结构减缓疫情爆发——相当于昆虫版的社交隔离。研究人员首先观察了两组蚂蚁挖掘巢穴,然后让其中一组暴露在绿僵菌(Metarhizium brunneum)孢子中,利用 micro-CT 扫描巢穴在之后数天内的结构变化。研究团队发现,暴露在绿僵菌孢子的蚂蚁巢穴入口平均距离增加了约 6 毫米,在偏僻地方建造了更长更曲折的巢室,蚂蚁甚至挖掘了多条隧道,可能是为了避免接触而设置的替代运输路线。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1月01日 20时50分 星期六
来自最后的守护者
黑猩猩是自然科学家。人类能面对矛盾证据时更新自身信念,这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黑猩猩也有类似的能力,能根据新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更新自身信念。研究人员通过五项实验测试了生活在乌干达 Ngamba 岛黑猩猩自然保护区的 15-23 只黑猩猩,调查了它们根据不同证据修正决策的能力。研究发现,黑猩猩能综合考虑所有证据的相对强度进行决策。研究还发现,黑猩猩不仅对证据的类型敏感,而且对支持其选择的证据数量也很敏感。实验中黑猩猩在所有情况下做出理性选择的频率是做出非理性选择的两到三倍。这些发现表明,人类并非是唯一一种理性动物。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29日 22时06分 星期三
来自去年是个好年吧
根据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小鼠实验显示头发能在 20 天内完全再生。这一突破为未来治愈脱发带来了希望,值得注意的是小鼠的头发周期比人类短得多,因此小鼠的结果能否在人类身上再现还有待观察。研究是基于毛囊再生的内部机制。当皮肤受伤或受到轻微刺激,免疫细胞会进入皮下脂肪组织发出信号促使脂肪细胞释放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为毛囊干细胞提供营养,使其充满活力,促进新发生长。研究人员没有采用刺激疗法,而是直接使用了一种含有这些脂肪酸的精华液。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28日 14时52分 星期二
来自盲点
科学界普遍认为恐龙在 6600 万年前小行星终结其统治之前早已走向衰亡。然而发表在《科学》期刊的新研究对这一长期观点提出了挑战。研究结果显示,恐龙当时非但没有衰退,反而处于繁盛状态。美国新墨西哥州岩层中的化石距今 6640 万至 6600 万年,正好处于白垩纪与古近纪分界线的全球灭绝事件时期。化石证据呈现了与传统认知截然不同的景象。北美各地的恐龙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独特的区域群落中蓬勃发展。通过分析生态与地理模式,研究人员发现北美西部的恐龙种群主要受区域温差影响(而非山脉或河流),形成了独立的“生物集群”。小行星撞击使恐龙时代骤然终结,但它们留下的生态系统成为新进化篇章的基础。仅 30 万年内,哺乳动物就开始快速分化,发展出新的食性、体型和生态角色。曾经定义恐龙生态系统的温度相关模式延续至古新世,指引着灾难后生命的复苏路径。

Google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23日 18时52分 星期四
来自冰上斯芬克斯
Google 宣布其量子计算机首次实现了可验证的量子优势,运行一种算法的速度比顶尖的超算快 1.3 万倍。该算法被称为 Quantum Echoes,其结果可在类似质量的量子计算机上重复。Google 的量子计算机使用了 2024 年 12 月发布的 Willow 芯片,Willow 能实现 105 个量子比特的互相纠缠。202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23 年加入 Google 的 Michel H. Devoret 表示,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将能运行经典算法不可能完成的计算。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22日 14时01分 星期三
来自暗黑童话
由斯坦福医学院等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结合一副高科技眼镜,首次真正提供“形式视觉”,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在一项临床试验中,32 名完成一年随访的参与者中有 27 人恢复了阅读能力。该设备名为 PRIMA,是首个为无法治愈的视力丧失患者恢复功能性“形式视觉”的眼部假体。“形式视觉”指能感知形状和图案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感知光线。此前,所有尝试通过假体装置恢复视觉的努力大多仅能实现对光的感知。PRIMA 设备由安装在一副眼镜上的微型摄像头负责捕捉外部图像,并通过红外光将图像实时投射到植入眼底的无线芯片上。芯片接收到红外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刺激,从而替代因疾病而丧失功能的天然感光细胞,将视觉信息传递至视网膜中仍完好的神经元。这一装置是数十年研究、原型开发、动物实验以及早期小规模人体试验的成果。参与此次试验的 38 名患者均为 60 岁以上,患有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至少有一只眼睛失明。这种疾病是导致老年人不可逆失明的最常见原因,全球超过 500 万人受此影响。它会破坏视网膜中心区域的光感受器细胞,但大多数患者仍保留部分周边视觉的感光细胞以及传递信号的视网膜神经元。PRIMA 芯片正是利用了这一残留功能恢复患者视力的。目前 PRIMA 仅提供黑白视觉,无中间灰度。团队在开发新软件,以实现全范围灰度成像,这对于人脸识别等高级视觉任务至关重要。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21日 17时29分 星期二
来自夜焰
根据发表在 PLoS Biology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被切断大脑区域的脑电图与深度睡眠脑电图相似。这一研究发现加深了对意识和无意识脑状态的理解。对于药物无效的严重癫痫患儿,医生会通过名为脑半球切除术(hemispherotomy)的手术切断引发癫痫的脑半球与大脑其余部分的连接,以阻止癫痫扩散。被切断的脑组织会被留在颅骨内,保留了完整的血液供应。被切断的脑区域是否具有某种形式的意识,或者是否能表现出意识?研究人员分析了十名儿童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六个月至三年期间的脑电图。他们发现,被切断脑区域的电活动在术后减缓,而其余大脑部分的电活动没有变化,其脑电图也与对照组儿童脑电图相似。被切断脑区域的脑电波主要是 δ波,脑电图与对照组儿童深度睡眠时的脑电图相似。

地球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21日 11时24分 星期二
来自拥王者的女儿
冰岛首次在野外发现蚊子。Björn Hjaltason 在 Facebook 群组 Insects in Iceland 报告了他的发现,利用昆虫陷阱他在 10 月 16 日捕获了一只雌性环跗脉毛蚊(Culiseta annulata),之后他又捕获了两只,这些蚊子被送到了冰岛的自然历史研究所,昆虫学家 Matthías Alfreðsson 表示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这是首次在野外发现蚊子,此前偶尔发现的蚊子是搭乘飞机抵达冰岛的。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18日 13时13分 星期六
来自太阳之塔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于 10 月 18 日在北京去世,享年 103 岁。杨振宁于 1922 年出生于安徽合肥,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合大学读本科、硕士,后赴美念博士,他与同是华裔物理学家的李政道于 1956 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而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华人诺奖得主之一。1954 年杨振宁同米尔斯创立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把电磁作用是由定域规范不变性所决定的观念推广到对易性的定域对称群,提出具有定域同位旋不变性的理论。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10月17日 20时56分 星期五
来自夜袭动物园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椿象腿上有一个看似听觉器官的结构其实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奇异构造:真菌育儿所;母虫用其将新产椿象卵包裹在保护性的共生真菌丝中,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其后代免受寄生蜂的侵害。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日本荔蝽科中的细角瓜蝽(Megymenum gracilicorne)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后腿器官是一种此前未知的共生器官。该器官的表面并非膜状结构,而是由覆盖着数千个孔的角质层构成,其中的每个孔都与腺体分泌细胞相连,而特定的共生真菌菌丝会从这些细胞中生长出来。当雌性荔蝽科椿象产卵时,它们会主动将这些真菌从该器官转移到虫卵上,并将每个虫卵包裹在不断生长的真菌菌丝网中。这里所涉及的真菌主要包括多种致病性低的虫草科真菌 (Cordycipitaceae),但这些真菌通常是昆虫的病原体。实验证明,覆盖在虫卵上的真菌菌丝可以物理性地阻止寄生蜂的寄生:雌性寄生蜂无法在完全被真菌覆盖的椿象卵上产卵,因为它们只能在清洁或菌丝稀疏的椿象卵上产卵。去除真菌或切断雌性椿象后腿可大大降低真菌覆盖率,从而显著提高椿象卵的寄生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真菌不会感染寄生蜂,表明这种保护是机械性的,而非化学性或致病性的。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10月15日 14时08分 星期三
来自巨龙之日
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女劳动力之间不存在系统性的年龄差距。但如果你搜索 Google 或 YouTube 或查询 ChatGPT,情况并非如此。根据《自然》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 140 万在线图片和视频,以及 9 个大模型的分析显示,女性被系统性的刻画成比男性更年轻。这种扭曲在高地位、高收入职业中更为突出。研究人员发现,主流算法进一步放大了年龄相关的性别偏见:在生成和评估近 4 万份简历时,ChatGPT 会假定女性更年轻经验更少,同时认为年长的男性申请人更有资格。在生成女性简历时,ChatGPT 假定她们比男性简历更年轻(年轻 1.6 岁)、毕业时间更近、工作经验更少。在评估简历时,ChatGPT 对同一职位的年长男性的评分高于女性。研究表明,性别偏见在其系统中是根深蒂固的。

医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13日 16时43分 星期一
来自太空谜案1
根据发表在《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 2019-2020 年间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十所医院收集的近 1.5 万份患病婴儿的血液样本,发现人类与耐药细菌的战争并不顺利,新生儿血液中的耐药菌(或称之为超级细菌)十分普遍。近八成新生儿感染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E. coli,)、克雷伯菌(Klebsiella)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膜结构,比革兰氏阳性菌更容易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人员称,新生儿出生几天后就会感染耐药菌。研究还发现,真菌感染导致了近十分之一的婴儿严重感染。

科学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12日 18时36分 星期日
来自图书馆员与黄金锅
根据发表在《Acta Psychologica》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同卵双胞胎的 IQ 差异与学校教育相关。研究针对的是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在遗传上几乎完全相同,他们的 IQ 主要受不同生长环境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之前进行的数千项研究,整理了一个包含 87 对双胞胎的数据集。他们的分析发现:52 对教育经历相似的双胞胎平均 IQ 差异仅为 5.8 分,25 对教育经历略有不同的双胞胎平均 IQ 差异 12.1 分,10 对教育差异巨大的双胞胎平均 IQ 差异达到了 15.1 分——接近随机选择的两个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的平均 IQ 差异。

教育
Edwards(42866)
发表于2025年10月12日 17时24分 星期日
来自珀涅罗珀记
新冠疫情推动了线上学习/网课的流行,而线上和线下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研究人员调查了 2023 年 11 月 1 日到 12 月 13 日期间参加苏州一所中英合办大学七周选修课《Design Thinking and Research》的学生,该课程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报名网课的学生只能通过线上平台学习。研究人员共收到 334 份有效问卷。包括 88 名参加网课的学生和 246 名线下学习的学生,其中男生 110 人,女生 224 人,平均年龄为 21.3 岁。结果显示,线上学习的学生在目标导向性 (goal-directedness)、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和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上的得分都低于线下学习的学生。研究建议线上学习工具应加强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对主动性低的学生加大支持,对主动性高的学生减少干预。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10月11日 15时36分 星期六
来自泰坦的女妖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 300 多种酶的合成与激活,对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神经行为调节至关重要。对 2004–2011 年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成年人日均锌摄入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覆盖全国 9 个省份及 3 个直辖市的 21,266 名 18–50 岁成年人。结果显示,2004-2011 年间,成年人日均锌摄入量从 11.1 降至 9.89 毫克,摄入不足的人群比例从 23% 升至 37%。这一趋势在不同收入群体中普遍存在——尽管高收入人群的锌摄入量始终高于低收入群体,但所有收入阶层的锌摄入均呈下降态势。研究发现,谷物消费减少是锌摄入量下降的首要原因。数据显示,成年人从谷物中获取的锌从 2004 年的 6.27 毫克/天降至 2011 年的4.68毫克/天,占总锌摄入的比例从58%降至48%。虽然肉类等锌含量丰富的食物消费有所增加,但仅部分抵消了谷物减少带来的影响。例如肉类提供的锌从1.78微增至1.85毫克/天,占比从15%升至17%。河南省的问题尤为突出,2011年锌摄入不足率高达65%,较2004年增长28个百分点。城乡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但男性日均锌摄入量普遍高于女性。这一变化与饮食结构转型密切相关。过去几十年,我国居民动物蛋白消费显著增加,但谷物作为传统主食的地位却有所下降,导致锌的主要食物来源减少。此外,尽管高收入群体可通过购买更多肉类、坚果等富锌食物补充摄入,但整体膳食模式的变化仍导致锌摄入总量下降。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10月10日 17时16分 星期五
来自完美女孩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在 2024 年 4 月美国日全食之前,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 SolarBird,它能让用户实时记录日食期间鸟类的行为。公民科学家利用该应用在日食路径的 5000 公里范围内生成了近 1 万个观测数据。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印第安纳州南部各地部署了自动记录装置,它们在日全食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捕捉到了约 10 万次鸟叫声。这些录音由 BirdNET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披露,在检测到的 52 个鸟类物种中,有 29 种鸟的发声行为会在日食期间的某个时刻发生显著变化,但日食并非对所有物种产生同样的影响。在日全食发生前的几分钟内,随着天空变暗,有 11 种鸟比平时叫得更欢。在为时四分钟的黑暗中,有 12 种鸟产生了反应:它们中有些陷入沉默,另一些则变得更为活跃。最强烈的反应发生在太阳复出之后,当时有 19 种鸟改变了它们的鸣唱方式,仿佛掀起了一场伪黎明合唱。横斑林鸮的鸣叫频率比平时高出四倍,而以黎明前鸣叫闻名的知更鸟的鸣叫频率则高出平时六倍。这些变化模式表明,日食暂时重置了一些鸟类的生物钟,促使它们的行为仿佛迎来了刚开始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