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1月14日 18时21分 星期五
来自理智与情感与海妖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宣布了对超低频引力波背景的全面搜索结果。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推导出的光年尺度的“涟漪”扩散到整个时空,可能源于宇宙中最大质量的黑洞合并,也可能源于宇宙在大爆炸中形成后不久发生的事件。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些信号的确切证据。国际脉冲星计时阵列(IPTA)加入了世界各地的多个天体物理学合作组织的工作,最近在其最新的官方数据发布——即 Data Release 2(DR2)中完成了对引力波的搜索。该数据集由来自 65 颗毫秒脉冲星的精确计时数据组成,脉冲星是恒星的残余物,每秒钟旋转数百次,由于旋转产生出呈现为脉冲的窄无线电波束,这些脉冲被 IPTA 三个独立的创始成员捕获为独立的数据集,然后再将这些数据集结合在一起。三个创始成员分别为欧洲脉冲星计时阵列(EPTA)、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NANOGrav)和澳大利亚的帕克斯脉冲星计时阵列(PPTA)。
科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1月14日 17时56分 星期五
来自星髓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打盹时重新激活新学习到的面部和姓名关联记忆,他们对姓名的记忆会显著提高。这种改善的关键是不间断的深度睡眠。研究小组发现,对于脑电图测量(用头皮上的电极记录大脑的电活动状况)表明睡眠中断的研究参与者来说,记忆重新激活没有帮助,甚至反而有害。但是对于在声音呈现的特定时间段内保持不间断睡眠的人,重新激活带来了相对提高,平均能多回忆起 1.5 个名字。有 24 人作为研究对象参加了这项研究,年龄从 18 岁到 31 岁不等,他们被要求记住(假设的)拉丁美洲历史课上的 40 名学生和日本历史课上的另外 40 名学生的面孔和姓名。当每张脸再次出现时,他们被要求记起对应的姓名。在学习练习结束后,参与者小憩,研究人员用脑电图测量仔细检测他们的大脑活动。当参与者达到了 N3“深度睡眠”的状态时,音箱会用轻柔的声音播放一些名字,还会有一些与其中一个课程有关的音乐作为背景音。当参与者醒来后,他们重新参加测试,识别面孔并回忆每张面孔的名字。论文主要作者 Nathan Whitmore 表示:“我们已经知道呼吸暂停等一些睡眠障碍会损害记忆力。”“我们的研究为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夜间频繁的睡眠中断可能会降低记忆力。”
地球
1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1月14日 17时47分 星期五
来自星火
南极科考船上的科学家发现,在威德尔海的冰层深处潜伏着世界规模最大、最稠密的鱼类繁殖群落。南极半岛以东 240 平方公里内间隔规则的冰鱼巢让海洋生态学家大为吃惊。没有参与此项工作的英国南极调查所和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政府的鱼类生物学家 Mark Belchier 表示:“我们不知道它们会有如此的规模...”

2021 年 2 月,德国大型科考船 RV Polarstern 正在威德尔海破冰前行,研究海洋生物。拖带摄像头和其他仪器在洋面以下半公里的位置,接近海底,这艘船遇到了数千个 75 厘米宽的巢穴,每个巢穴都由一条成年冰鱼占据——以及多达 2100 枚的卵。负责水下成像的 Alfred Wegener 研究所深海生物学家 Autun Purser 表示:“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声纳显示这些巢穴延伸了数百米,就像一个缩微的、布满了弹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高分辨率视频和摄像头捕获了 12,000 多条成年冰鱼(南极新拟冰鰧)。这些鱼体长大约 60 厘米,适应了在极冷环境中生活。它们产生类似抗冻剂的化合物,由于该地区的海水富含氧气,它们是拥有无色、无血红蛋白血液的脊椎动物之一。

包括三艘尾随的拖船,RV Polarstern 上的团队看到了 16160 个密密麻麻的鱼巢,其中 76% 由雄鱼单独守卫。研究人员在《Current Biology》发表的论文中表示,假设在船的横断面之间的区域中的巢穴密度是类似的,研究人员估计大约有 6000 万个巢穴,覆盖面积大约是 240 平方公里。由于数量庞大,冰鱼和它们的卵可能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广阔的群落是在威德尔海建立海洋保护区的新理由,过去六年,管理那里渔业的政府间条约组织已经五次收到提议。
Idle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1月14日 17时36分 星期五
来自虚拟现实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本周发表了一项研究,称大麻制品中的化合物可阻止导致Covid-19 的病毒进入细胞,从而防止感染。《Natural Products》杂志周一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论文,题为《大麻素阻断SARS-CoV-2及新变体进入细胞》。研究人员发现,在多个大麻品种中常见的两种大麻素酸:大麻萜酚酸(CBGA)和大麻二酚酸(CBDA)可以与 SARS-CoV-2 的刺突蛋白结合,这些病毒是导致 Covid-19 的罪魁祸首。通过与刺突蛋白结合,这些化合物可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并引起感染,有可能为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研究人员在研究摘要中写道:“这些大麻素——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大麻提取物,都具有口服生物活性,并且有着悠久的人类安全使用历史,都具有预防和治疗 SARS-CoV-2 感染的潜力。”该研究由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院和 Linus Pauling 研究所的全球大麻创新中心的研究员 Richard van Breemen 与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科学家合作领导。Van Breeman 表示,研究用的大麻素很常见且很容易获得。当地媒体报道引用了 van Breeme n的说法:“这些大麻素酸在大麻和许多大麻提取物中含量丰富。”“它们不是大麻毒品中的THC(精神活性成分)等管制药品,在人体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Van Breemen 补充说,CBDA 和 CBGA 阻止了导致 Covid-19 的病毒新变种的作用,并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大麻化合物对 SARS-CoV-2 的变体同样有效,包括首先在英国发现的 B.1.1.7 变体和首先在南非发现的 B.1.351 变体。” van Breemen 指出,“……尽管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大麻素可以开发成药物预防或治疗 Covid-19。大麻植物产生 CBDA 和 CBGA,它们是很多消费者熟悉的 CBD 和 CBG 的前身。它们与酸不同,不包含在大麻产品中。”Van Breeman 还指出,研究表明大麻素对病毒的新变种有效,他说对于卫生官员和临床医生而言,这是疫情中“主要的问题之一。”
地球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1月14日 17时26分 星期五
来自乌鸦从高塔坠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人类疱疹病毒 Epstein-Barr(EB)与多发性硬化症(MS)之间存在联系,但一直难以证明EB病毒(EBV)是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原因,相当普遍,95% 的成年人都携带这种病毒。与 EB 病毒不同,MS 是一种破坏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相对罕见。它感染了全球 280 万人。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人患 MS 的风险略有增加。在这种疾病中,炎症会破坏隔离神经细胞的髓鞘,最终会破坏进出大脑的信号,导致各种症状,从麻木、疼痛到瘫痪。然而为了证明感染 EB 病毒会导致MS,研究必须证明一个人如果没有感染这种病毒就不会患上这种疾病。故意感染几千人验证假设的随机试验当然是不道德的。

哈佛T. H. Chan 公共卫生学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求助于他们所谓的“自然实验”。他们使用了美国军队在 20 年里为进行常规 HIV 检测取得的血液样本,样本来自 1000 多万服役的年轻人。大约 5% 的人(数十万人)在开始服兵役的时候未感染 EB 病毒,其中 95 5人最终患上了 MS。研究人员能对比之后被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结果。9 月 13 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EB 病毒后患上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增加了 32 倍,感染其他病毒后则不会。研究人员写道:“这些发现无法用任何已知的 MS 风险因素解释,表明 EBV 是 MS 的主要原因。”在随附的评论中,斯坦福大学的免疫学家 William H. Robinson 和Lawrence Steinman 写道:“这些发现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数据,表明 EBV 是引发 MS 的诱因。”研究的第一作者、流行病学家 Alberto Ascherio 表示:“结论几乎是确定的:如果你没有感染 EBV,你就不会患上 MS。很难得到如此黑白分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