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ken:feigaobox@gmail.com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球球大作战? (1 points, 一般) by qq33357486 在 2023年05月06日09时35分 星期六 评论到 天文学家观察到恒星吞食行星
- 没有来源 (1 points, 一般) by scottcgi 在 2023年05月06日00时47分 星期六 评论到 TikTok 通过其猫咪账号跟踪金融时报记者
- 自古竭泽而渔 (1 points, 一般) by africwildman 在 2023年05月02日20时28分 星期二 评论到 如何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和生物农药
- 改成定时发送 (1 points, 一般) by jerry 在 2023年04月30日18时40分 星期日 评论到 美国参议员提议立法禁止用 AI 发射核武器
- 狗尾续貂 (1 points, 一般) by Reinhardt 在 2023年04月28日07时10分 星期五 评论到 《Indiana Jones 5》开幕将有 25 分钟的年轻版哈里森福特
- 是的,尹石烈一点都不朝鲜,倒十分女真。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8092189 在 2023年04月26日04时32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韩国政府最高 69 小时工作周遭到年轻一代的抗议
- 当信息场本身存在禁区的时候,相反观点不会包括这个禁区里的内容ç。。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8092189 在 2023年04月26日04时28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方滨兴称 ChatGPT 可能会造成知识茧房
- 生活不是奥林匹克赛场,不要爹味十足的定义下一代的需求。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8092189 在 2023年04月26日04时2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研究发现高铁略微增加了幸福感
- SFC (1 points, 一般) by 陈少举 在 2023年04月24日23时27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当 Windows 用户在恐慌下删除 system32\curl.exe
- 投胎投对国家很重要啊 (1 points, 一般) by africwildman 在 2023年04月20日08时3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研究发现每周工作四天对健康有益
根据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外表相似但毫无关联的人被发现共享了大量 DNA 序列。研究人员招募了 32 对外表相似的人,其中 16 对的相似度接近同卵双胞胎。研究人员测序了他们的 DNA 以了解在基因层面他们是否具有类似外表的相似度。结果显示,这些个体拥有相似的基因类型,但在DNA甲基化和微生物组景观方面有所不同。遗传分析显示,这 16 对人中的 9 对聚集在一起,基于 19277 个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此外,体重和身高等身体特征以及吸烟和教育等行为特征在长相相似的配对中也是相关的。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共同的基因变异不仅与相似的外表有关,还可能影响共同的习惯和行为。
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对大脑进行 20 分钟的脉冲电流刺激能提高老年人的记忆,持续至少一个月时间。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记忆损失日益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最新研究利用了一个类似泳帽的设备,上面嵌入电极,向大脑特定区域输入电流。研究主要针对与短期记忆相关的工作记忆区域,以及与长期记忆相关的区域。研究人员将 60 名年龄在 65 岁 到 88 岁之间的志愿者分成三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佩戴设备但没有任何电流刺激,一组刺激工作记忆区域,一组刺激长期记忆区域。参与者连续四天接受电流刺激(或无任何刺激),同时执行单词记忆任务。结果显示刺激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都能提高记忆能力,并且在一个月后仍然有效。
科学家发现了蚊子如何找到人类的机制。研究报告发表在《Cell》期刊上。人体会释放由体味、热量和二氧化碳组成的独特气味,蚊子通过这种气味跟踪人类,而且蚊子接受气味的方法不只一种而是有多种。研究人员发现完全剔除人类气味感应蛋白之后蚊子仍然能找到人类进行叮咬。失去一种或多种受体并不会影响蚊子对人类气味的接收能力。这种备份系统已经演化出一种生存机制。埃及伊蚊专门叮咬人类,因为人类生活靠近淡水,而蚊子在淡水中产卵。人类对蚊子而言是完美的食物来源。
根据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在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底发现一个 9 公里宽的陨石坑,距今约 6600 万年前,即导致恐龙毁灭的 Chicxulub 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前后。科学家猜测,这一陨石坑是由 Chicxulub 小行星脱落的一块碎片造成的。这个陨石坑以附近的一座海山命名为“ Nadir”。它位于几内亚海岸几百公里外的大陆架上,埋在 300 米深的沉积物下,海水深度为 900 米。研究小组成员、亚利桑那大学 Veronica Bray 进行的建模表明,陨石坑是由一颗直径约 400 米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Nadir 与现在墨西哥境内 180 公里宽的 Chicxulub 陨石坑处于同一时期。这使得研究小组推测,它是由一块从Chicxulub 小行星上分离出的碎片造成的,该小行星直径估计为 13 公里。
根据发表在《Experimental Geront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过度摄入软饮料可能会损害记忆。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 67 天内让 2、8 和 14 个月大的 Wistar 鼠饮用可乐软饮料或水(对照组),期间参与迷宫测量其空间记忆,然后在第 68 天杀死实验鼠,解剖其大脑,分析抗氧化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显示,长期摄入软饮料会导致记忆损伤和氧化应激。
100 多年来,科学界一直坚持由黎曼提出并由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和欧文·薛定谔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范式:即感知色彩空间不是欧几里得空间,而是一个三维黎曼空间。科学家和工业界一直用它来描述眼睛感知颜色之间的差异。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纠正了该数学模型的一个重要错误,或将对目前用于颜料、纺织品制造、色彩测绘、电视和图像分析的颜色测量产生影响。在这项融合了心理学、生物学和数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使用黎曼几何高估了人们对显著颜色差异的感知,因为使用它会导致相距很远的颜色之间的距离不能正确相加。这是因为人们感觉到的颜色上的显著差异小于将两个相距很远的颜色之间的微小色差相加得到的总和。研究人员认为,上述效应被称为“收益递减”效应。他们表明,收益递减原理适用于人类的颜色感知。而黎曼几何无法解释这种效应,因此不能用黎曼几何来描述感知色彩空间。色彩空间的假设模型需要范式转变。
根据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法国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会导致谷氨酸在大脑前部区域积聚,而谷氨酸过量会使进一步的脑力工作变得困难。研究负责人 Antonius Wiehler 解释说,过多的谷氨酸对人体有潜在危害,大脑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它会试图减少活动。Wiehler 团队利用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无害地测量了活体组织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水平。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脑前部和两侧的一个区域,即外侧前额叶皮层。此前的许多研究表明,该区域与复杂的智力任务有关。共有 40 名参与者进行了 MRS 扫描记忆测试,其中 26 人完成了更难的任务,另外 14 名参与者则完成了更简单的任务。在完成 6 小时的记忆任务后,与实验开始时相比,经历更难记忆任务的参与者的外侧前额叶皮层的谷氨酸水平有所提高。而那些做较简单任务的参与者的谷氨酸水平却保持不变。
根据发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与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极变暖速度确实比之前人们认为的更快。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制作用。但过去的报告称,极地变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 2—3 倍,是全球地表气温增高最剧烈的地区,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芬兰气象研究所的科学家分析了北极圈 1979—2021 年间的观测数据,估计这一时期内北冰洋的大部分以每十年 0.75℃ 的速率暖化,至少是全球平均值的 4 倍。在北冰洋的欧亚部分,邻近斯瓦尔巴和新地岛,变暖速度高达每十年 1.25℃,已经 7 倍于世界其他地方。研究团队认为,由于海冰损失增加,北极放大效应会随时间加剧。
尼泊尔的一个小型土著部落 Kusunda 使用的同名语言 Kusunda 被语言学家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它与所有已知语言没有关联,起源未知,缺乏否定句,没有表示“是”或“否”的单词,也没有表示方向的词汇。根据 2011 年的尼泊尔人口普查,目前只有 273 名 Kusunda 人,其中只有一位 48 岁的女性 Kamala Khatri 能流利说 Kusunda 语。Kusunda 人在尼泊尔处于高度边缘化和贫困的地位,大部分人生活在西部的 Dang 区。为保护这种语言,尼泊尔语言委员会自 2019 年以来一直开办 Kusunda 语课程。
人类的睡眠有两种模式:快速动眼期睡眠(REM)和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在 REM 睡眠阶段,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大脑的神经元的活动与清醒的时候相同,而梦通常会发生在这个阶段。REM 睡眠在脊椎动物中很普遍。根据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报告跳蛛有类似 REM 的睡眠。蜘蛛的眼睛含有名为视网膜管的结构,它们在成年蜘蛛身上不明显,但刚出生的幼蜘呈半透明状,因此能跟踪视网膜管的运动。研究人员关闭实验室的灯光,用红外相机进行跟踪。他们观察到了周期性的 REM 运动。
气候变化正对人类的生活产生肉眼可见的影响。放眼未来,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又将如何左右人类种群本身? 气候变化将以微小但显著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部运行机制,并可能导致人体外形发生明显变化。先看对人体的体内影响。气候变暖,意味着疟疾、西尼罗热等长期流行于热带地区的疾病将扩散到温带地区。其结果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居民将接触到这些疾病,他们的免疫系统将被迫进化出新的防御机制,但这或许将引起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我们的消化系统也会随摄入食物的变化而进化,而食物的摄入类型取决于当地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种类。改变饮食也会引发人体微生物组的变化。素食者体内的菌群往往与肉食者不同。如果长期干旱导致饲养成本过高,人们吃不到牲畜肉,这种微生物组的变化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
实验室里的猪已死了一小时,其体内没有血液循环,没有心脏跳动,没有脑电波。然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类似心肺机的设备将特定溶液泵入死猪体内,“复活”了死亡的细胞。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当哺乳动物的血流停止,氧和营养循环的缺乏会引发一连串事件,导致细胞死亡和器官损伤。虽然保存组织、促进恢复的方法可以在单独器官中实现,但把这些干预手段扩展到全身水平已被证明很有难度。耶鲁大学研究团队调整了一种名为 BrainEx 的技术,以应用于大型哺乳动物全身,该技术此前已显示出可以在猪死亡后数小时恢复一些大脑功能。新升级的系统名为 OrganEx,与循环系统相连,泵入液体中所含的因子能抵消血流停止导致的破坏性代谢物和电解质失衡。研究团队指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才能深入了解 OrganEx 帮助在死后恢复细胞或中断的血液循环的潜力。他们总结说,这些发现强调了一个过去未能充分认识的哺乳动物身体的能力,即在血流中断后可以部分恢复,这可以增加移植器官的可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