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ken:feigaobox@gmail.com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1 points, 一般) by zhaokaifeng_com 在 2021年02月26日21时18分 星期五 评论到 Twitter 宣布付费访问内容功能
- 国产电影有看的必要吗?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0325617 在 2021年02月24日08时32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陈思诚是怎么把《唐人街探案3》玩脱的?
- (1 points, 一般) by podleader 在 2021年02月23日20时36分 星期二 评论到 数字人民币背后的意图
- (1 points, 一般) by podleader 在 2021年02月23日15时03分 星期二 评论到 美国订购了 48% 的疫苗
- 新时代粮票,限制公职人员的消费方式。 (1 points, 一般) by qq33357486 在 2021年02月23日09时57分 星期二 评论到 数字人民币背后的意图
- 科兴不哭,这是美国人的新闻 (1 points, 一般) by qq33357486 在 2021年02月23日09时54分 星期二 评论到 美国订购了 48% 的疫苗
- Powered by Xiaomi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1年02月22日16时22分 星期一 评论到 中国开发出猴脸人脸识别
- 天气控制器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1年02月18日16时40分 星期四 评论到 中国计划扩大人工影响天气
- 信你个鬼哦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1年02月18日04时21分 星期四 评论到 VLC 4.0 新界面预览
- (1 points, 一般) by zhaokaifeng_com 在 2021年02月17日21时33分 星期三 评论到 NASA 毅力号漫游车将在周四尝试登陆火星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进入solidot新版网站,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与很忙的管理员联系。

研究人员在 PNAS 期刊上报告了一个非同寻常的病例:RFS 是一位快要 70 岁的工程地质学家,2010 年 10 月他开始经历头疼、失忆、颤抖和行走困难等症状。医生难以诊断原因,他们怀疑是中风。然后他们发现他患有脑皮质基底核退化症,这种病会杀死脑细胞。接着数字对 RFS 日益陌生。对于一位终生从事数字相关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场灾难。除了工作受到影响,他不再能阅读价格标签或限速标志。在酒店里他必须用变色笔标记房间门框。但他仍然能进行心算和其它数学运算。他无法认出 2 到 9 这几个数,但 0 和 1 能识别,原因可能是这两个数与字母相近,或者可能是它们与更深层的概念无和有相关。他掌握了一种新的数字系统,如 L 代表 2,⌈ 代表 8 等等。2011 年,一组神经学家对他进行了测试,发现他的问题与视觉障碍无关,而是与大脑对数字的解释有关:一旦他无意识的大脑回路记录了一个数字,一切就会变得混乱。科学家认为他的缺陷可能有助于揭示意识是如何产生的。由于他的健康出现了恶化,科学家难以对他继续展开研究。
根据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一项研究,组成巨石阵的巨大石块来源于 25 公里外。巨石阵约建于公元前 4000-2000 年,自 16 世纪以来,绝大部分学者猜测巨石阵中高 6 到 7 米重 20 吨的萨尔森石(Sarsen stones)来自于附近的 Marlborough Downs。现在布莱顿大学的考古学家确认了这一猜测。萨尔森石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硅粘合的石英砂构成。英国最大的萨尔森石集中地位于巨石阵以北 25 到 30 公里远的
Marlborough Downs。数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和古物学家都认为巨石阵萨尔森石来自 Marlborough Downs,因为距离近而且材料合适。但这还需要科学的验证。考古学家使用便捷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查了巨石阵中的 52 块萨尔森石的化学成分,发现它们有着相似的化学构成,暗示它们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根据对 1958 年裂开的 Stone 58 的分析,匹配 Stone 58 的石头位于 Marlborough Downs 东南的 West Woods。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都来自 25 公里外的 West Woods。
大学的道德课程是否会影响到学生在现实世界里的道德选择?加州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完成了首次普通哲学伦理课对真实世界道德选择影响的对照研究。研究人员将四个哲学大班的 1332 名学生分配为讨论肉食伦理的实验组和讨论一般慈善行为的对照组。每组学生都被要求阅读相关主题的哲学论文和视频,然后与助教进行 50分钟的小组讨论。他们还在调查问卷中回答了对肉食道德和慈善行为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从大学食堂获得了 495 名学生在实验前后的 13,642 张食物购买收据。结果显示,在实验前实验组学生购买的 4.99 美元以上食物含肉的比例为 52%,实验后降至了 45%,而对照组实验前后都没有变化。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并不清楚哪方面的教导影响到了行为。研究报告发表在《Cognition》期刊上。
世界最大的聚变反应堆项目进入了五年组装阶段。在此阶段完成之后,它将能开始产生聚变所需要的超高温等离子体。投资 200 亿欧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正在法国南部的 Saint-Paul-lez-Durance 建设之中,它是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合作的项目。所有成员国分摊建设费用。今天的核能依赖于裂变,基于重元素分裂成较轻的元素。而聚变则是将两个较轻的元素融合成重元素,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放射能很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使用名为托卡马克的装置去控制聚变,旨在演示核聚变是否具有商业上的可行性。
为了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早期识别感染者至关重要。研究人员称,感染新冠的人会产生挥发性的化合物形成特殊的气味印记,犬在训练之后能对其进行精确识别。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训练了八只犬去检测感染者的唾液或气管分泌物。结果显示,犬类能识别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样本,平均灵敏度 82.63%,特异性 96.35%。对 1012 个随机样本的测试显示,总体的平均检测率达到 94%。研究报告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
一项大型 DNA 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昔日非洲奴隶的经历与命运。这项研究有超过 5 万人参与,揭示了强奸、虐待、疾病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后果,借此可以得出昔日奴隶交易对当今美洲人口“基因影响”的更多细节。1515 年至 19 世纪中期期间,共有超过 1250 万名非洲人被交易,大约有 200万 人在前往美洲的路途中丧生。研究报告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期刊上。研究发现,与主要的奴隶运输路线一致,大多数非洲人后裔都来自现在的安哥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如今美国及拉丁美洲地区许多人拥有尼日利亚血统,这种血统的人口密度水平远远超过当时尼日利亚地区被奴役人口的数据。研究人员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主要发生在 1619 年至 1807 年期间的殖民地间贸易”有关。研究人员称,尽管大多数奴隶为男性,但基因库中非洲女性的分量明显更大,这可能与“奴隶主强奸被奴役的非洲女性,和其他性剥削行为”有关。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 两篇 论文,人类可能在 3 万年前就抵达了北美,比之前广泛认为的 1.6 万到 2 万年前要早约 1.5 万年。在第一篇论文中,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中部山区挖掘了名为 Chiquihuite 的洞穴,发现了近 2000 件石器,其中 239 件埋藏在砾石层中,经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其年代在距今 3.2 万年前到 2.5 万年前之间。在第二篇论文中,考古学家将 Chiquihuite 洞穴的证据与北美其他 41 个考古遗址,以及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西部白令陆桥地区的数据相结合,建立了早期人类居住区的统计模型。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北美各地人类出现的时间比公认的 1.5 万或 1.6 万年前要早得多。由于缺少明确的基因证据,上述结论遭到了一些考古学家的质疑。人类究竟何时到达美洲,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了数千颗系外行星,绝大部分是通过间接的方式确认的。现在,天文学家首次利用世界最大的光学望远镜直接观察了一个围绕类太阳恒星运动的多行星系统。天文学家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 (VLT)观察了 300 光年外的类太阳恒星 TYC 8998-760-1。利用 VLT 的分光偏振高对比度系外行星研究仪器,天文学家在这颗恒星周围观察到了两颗行星。研究报告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期刊上。TYC 8998-760-1 是一颗非常年轻的恒星,只有 1700 万年历史,相比之下我们的太阳有 45 亿年历史。最新的发现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更好的理解行星系统的演化。两颗行星质量分别为木星质量的 14 和 6 倍,轨道距离是土星太阳距离的 16 和 32 倍。
根据发表在《The Ocular Surfa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干眼高发与雾霾的相关。干眼是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眼病,发病率高达 21%-30%,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眼疲劳、干涩、疼痛、流泪、异物感、烧灼感等。干眼发病率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即秋冬季较春夏季更为高发,这背后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眼表作为眼球的第一道屏障,直接与外界相接触,极易受到大气污染物的损伤,而秋冬季又往往是雾霾的高发季节,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呢?研究结果显示,粒径≤2.5 μm 的细颗粒物(PM2.5)等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干眼、结膜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与干眼的相关性在秋冬季尤为显著,由此证实了雾霾正是引起干眼等眼表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北极熊需要借助海冰去捕捉猎物,但全球暖化导致了海冰面积不断萎缩。一项研究估计,如果全球暖化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北极熊将面临灭绝。目前北极大约有 2.5 万只北极熊,根据该地区目前的暖化趋势,相比 1981-2010 年的平均水平,北极在夏季的海冰面积每 10 年缩小 13%。北极常年积冰的部分地方如今在夏季会有一段时间的无冰,另一部分地区没有冰的时间比以前更长。研究人员计算了熊的能量需求,以判断它们在空腹的情况下能生存多长时间,尤其是雌熊和幼崽能生存的时间。根据目前的气候模型对 2100 年无冰期的预测,研究人员认为北极熊被迫空腹的时间将超过它们能生存的时间,它们将在某个时间耗尽能量。
中国科学家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发表论文,报告微塑料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并进入其可食用部位。塑料污染正成为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系统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是一个更严重的环境问题。”论文通讯作者骆永明研究员表示,“污泥和塑料地膜是土壤微塑料的两大来源,污水处理厂收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也都含有塑料,水体中和大气中的微塑料都能导致土壤中微塑料的积累。”骆永明带领团队,通过废水水培试验和模拟废水灌溉的沙土培养试验,发现尺寸在亚微米级甚至是微米级的塑料颗粒都可以穿透小麦和生菜根系进入植物体,并能在蒸腾拉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管系统随水流和营养流进入作物地上部可食用部位。
发表在《eLif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 20 年,印度估计有 120 万人死于蛇咬。近一半的受害者年龄在 30 至 69 岁之间,其中四分之一是儿童。多种世界十大毒蛇中的山蝰(Russell's vipers),印度环蛇和眼镜蛇是造成大多数被蛇咬的印度人死亡的原因。印度很多人被蛇袭击咬伤后丧命,因为事故大多发生在无法迅速得到医治的地区。这项研究称,印度人在 70 岁之前死于蛇咬伤的平均风险约为 250 分之一,但在某些地区,风险接近百分之一。研究人员说,生活在乡下农村社区、在季风季节被蛇咬伤的风险最高。研究人员说,这些地区应该重点以简单可行的方法教育民众在农业收获季节避免或降低蛇咬风险的方法,比如穿着橡胶靴,戴手套和使用手电筒等。
科学家在南卡罗莱纳州发现了第一个已灭绝大型海豚的几乎完整骨架。这头 15英 尺长的海豚生活在渐新世(约2500万年前),之前人们只从一块吻部化石中了解到它的存在。论文(PDF)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研究人员说,从头骨解剖和牙齿,再到鳍和脊柱的多重证据表明,这种大型海豚(齿鲸亚目中的一种齿鲸)是其栖息的群落中的顶级掠食者。他们说,这种海豚颅后骨骼的许多特征也表明,现代须鲸和现代齿鲸一定是各自独立地进化出了类似的特征,这是由它们非常相似的水生栖息地的平行进化驱动的。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线展厅中的获奖作品在社交网络中引发学术不端的争议,因为绝大部分小学生中学生的获奖作品明显不可能是靠学生自己独立能完成的。其中引发热议的一件获奖作品是昆明小学生陈灵石的作品《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其父 母或父母的学生帮助完成的。家长对科创大赛热衷的一个原因是它的获奖级别和名次一度与中高考加分相关联。以往大学自主招生获得初试资格一般有两个办法,一是学科竞赛,还有就是科创比赛,后者难度远逊于前者。2020 年 1 月,教育部发出通知,明确从今年开始自主招生正式取消,通过比赛高考加分自此走入历史。
访问太阳系最大的气态巨行星是十分危险的。木星没有岩石表面,其气体主要由氦和氢构成,越往深处密度越大压力也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1995 年,NASA 的伽利略号向木星发射了探测器对其大气层进行探测,它在进入木星大气层 75 英里处损坏。此处的压力比地球任何地方高 100 倍。在木星内部 13000 英里处,其压力是地球海平面压力的 200 万倍,温度比太阳表面还要高。进入木星深处不可能,那么简单围绕木星飞行是否可能?比如建立一个木星空间站?访问木星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辐射。木星有着太阳系最强的磁球层。这次磁场会让邻近的粒子带电,并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能瞬间将飞船的电子设备烤焦。NASA 的木星探测器 Juno 号利用了三组旋转的太阳电池板阵列减少暴露在辐射下。载人飞船需要与木星保持相当远的距离才会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