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ken:feigaobox@gmail.com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我不同意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9月05日10时33分 星期二 评论到 为什么说加密货币是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 非常河里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9月04日14时35分 星期一 评论到 Valve 封杀 Dota 玩家小号
- Googleverse (1 points, 一般) by Reinhardt 在 2023年09月04日10时24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我们正目睹 Googe 宇宙的终结
- 这是致歉?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8月31日16时40分 星期四 评论到 数字广东网络公司承认其软件是基于微软开源的 VSCode
- re: (1 points, 一般) by spiiiiky 在 2023年08月25日09时12分 星期五 评论到 阿尔茨海默治病基因可能帮助祖先繁育更多后代
-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8月14日18时5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阿尔茨海默治病基因可能帮助祖先繁育更多后代
- 开倒车 (1 points, 一般) by kokerkov 在 2023年08月12日12时00分 星期六 评论到 Firefox 桌面扩展将扩大支持 Android 版本
- (1 points, 一般) by 7086945 在 2023年08月11日16时15分 星期五 评论到 研究称中国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没有减少游戏沉迷
- re:智人并不需要真相 (1 points, 一般) by devfsdvyui 在 2023年08月10日11时19分 星期四 评论到 人类尚未在精神上做好准备迎接 AI 渗透的后真相世界
- 广州泳池男泳客游泳途中脱裤屙屎:) (1 points, 一般) by zagfai 在 2023年08月08日14时06分 星期二 评论到 研究发现在同伴身后游泳可减少 40% 阻力
根据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哈佛医学院和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抗体,在实验室测试中能中和所有已知新冠变种,包括 Omicron。研究人员希望抗体对病人也具有相同的效果。该抗体被称为 SP1-77,它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抵御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是通过与 ACE2 受体结合逐步进入人体,当它与 ACE2 受体结合后,它需要完成最后一步:将其外膜与人体细胞膜融合起来,从而为感染打开大门。研究发现 SP1-77 抗体能阻止这一步完成。如果这项发现能在人类身上复制,可能有助于研发出更好的疫苗和治疗方法。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将 3 个已故捐赠者肾脏的血型转变为最常见的 O 型。这一突破将对等待肾移植的患者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报告将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期刊上。研究人员使用常温灌注机灌注一种酶,让其通过已故者的肾脏来冲刷其血液。常温灌注机是一种可与人类肾脏连接的设备,能使含氧血液通过肾脏以便更好地保存。这种酶就像一种“分子剪刀”,可以去除肾脏血管上的血型标记,使肾脏的血型转变为最常见的 O 型。捐赠肾脏移植给谁,最大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两者的血型兼容。A 型血患者的肾脏不能移植到 B 型血患者身上,反之亦然。但将血型改为通用 O 型将使医生们能进行更多移植,因为 O 型能与其他血型兼容。研究人员表示,接下来需要了解新改变的 O 型血肾脏对患者的正常血型有何反应。
根据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艾滋病病毒(HIV)对感染者的衰老具有“早期和实质性”的影响,在感染后2—3年内加速了与正常衰老相关的身体生物变化。与未感染的人相比,HIV 感染可能会使个人的预期寿命缩短大约 5 年。研究表明,即使在感染 HIV 的最初几个月和几年里,病毒已经在 DNA 水平上启动了加速衰老的过程。研究人员检查了 102 名男性在感染HIV后6个月内采集的血液样本,并在 2—3 年后再次采集血样。他们将这些样本与同一时期从 102 名同龄未感染病毒的男性身上采集的样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小组检查了 5 种表观遗传学的衰老指标,在没有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情况下,HIV 感染者在 4 项表观遗传时钟测量中的每一项都显示出显著的年龄加速,从 1.9 岁到 4.8 岁不等,以及在感染初始到感染后 2—3 年的一段时间内端粒的缩短。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未感染的参与者中没有看到类似的年龄加速。
根据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过量饮酒会缩短端粒。端粒是 DNA 重复序列中覆盖染色体的区域,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一样。端粒长度随着人们的正常衰老而缩短,端粒较短与许多老年疾病有关,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脏病。为了更好地了解酒精对端粒长度的影响,牛津大学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研究中 245354 名参与者的基因信息,他们的年龄在 40 岁至 69 岁之间。结果显示,被诊断为酒精使用障碍的参与者有更短端粒的可能性较大。为了更好地理解酒精的具体作用,研究人员重复了这项实验,利用早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数据,发现了93个与饮酒增加有关的遗传变异。研究人员基于这些变异设计了一个遗传风险评分,发现饮酒增加的遗传风险评分较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有更短的端粒。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寒冷环境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研究人员证明生活在 4 摄氏度下的小鼠相比正常温度,肿瘤生长受到了抑制,这一效应也适用于其它癌症类型。低温不仅对皮肤表面的癌症有影响,对体内深处的肝癌也起作用。原因被认为与激活产生体热的棕色脂肪组织有关。棕色脂肪组织吸收了大量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释放热量,作为体热消耗,没有产生多少 ATP(三磷酸腺苷)。而肿瘤组织需要大量 ATP 来满足其高能量需求。寒冷的作用是限制了肿瘤组织的能量摄取,因此抑制了其生长。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人类身上 22 摄氏度就足以激活棕色脂肪组织,导致肿瘤组织的葡萄糖摄取量明显下降。但对小鼠而言,22 摄氏度不够冷,无法产生影响。所以人类并不需要生活在 4 摄氏度下。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癌症治疗方法超级简单,家里都可以做到。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国和新加坡研究人员报告发现一种新病毒“琅琊”,可透过动物传染给人类,并诱发致死性疾病。研究人员在山东和河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可感染人类的新的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作者将其命名为琅琊病毒(Langya henipavirus,LayV)。目前有 35 人染疫,基因组检测显示,鼩鼱可能是病毒的天然宿主。暂未确定 LayV 可否人传人。35 名急性感染患者中,26 人身上没有其他病原体存在,他们均出现发烧症状,并有一半以上的人有疲劳、咳嗽、厌食等情况,还有三至四成患者有肌肉酸痛、恶心、头痛、呕吐等症状,有 8% 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在 25 种动物的血清调查中发现,鼩鼱的血清阳性比例最高,为 27%,推测可能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狗及山羊则分别为 5% 和 2%。
BioNTech 和辉瑞一款针对 Omicron BA.4 和 BA.5 亚型变体毒株的新冠疫苗将在本月投入临床试验,BioNTech 预计最早可以在 10 月开始交付这款疫苗。首席医疗官 Özlem Türeci 表示,小鼠的研究数据显示针对 BA.4 和 BA.5 的疫苗引起了更强烈的免疫反应。她认为这些数据,加上丰富的经验和先前疫苗的数据,可能足以获得紧急批准。过去几周在美国,高度传染性的 BA.5 变种占到了新增新冠病例的八成以上。
多数癌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根据发表在《CANCER》期刊上的研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被认为是生理性别差异,而不是生活和行为习惯。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 1995-2011 年 NIH-AARP 饮食与健康研究的 171274 名男性和 122826 名的女性在 21 个癌症部位的风险差异,他们的年龄在 50-71 岁之间。在调查期间,男性出现了 17951 例新癌症病例,女性出现了 8742 例。只有甲状腺癌和胆囊癌的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其他部位的男性癌症风险比女性高 1.3 到 10.8 倍。其中食道癌(风险比女性高 10.8 倍)、 喉癌( 3.5 倍)、贲门癌(3.5 倍)和膀胱癌(3.3 倍)。研究人员认为,生理、免疫、遗传等方面的差异在男女癌症易感性上起着重要作用。
DeepMind 上个月宣布发布所有已知蛋白质的预测结构,它的蛋白质结构数据库 AlphaFold DB 中的数据超过了 2 亿。这一突破是否会对新药研制产生革命性影响?在多家大型药厂工作过的 Derek Lowe 博士给出了否定答案。他指出 AlphaFold DB 发现的蛋白质结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蛋白质如此折叠的疑问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回答。此外 AlphaFold 算法是建立在有序的已知结构的基础之上,对于无序的结构帮助不大。有些无序的蛋白质会在其它蛋白质存在的情况下突然变成有序,而有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有序。这一特性对其功能至关重要。部分蛋白质行为无法通过结构解释,显然超出了 AlphaFold 的能力范围。
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种让新冠继续在世界各地快速传播,但与新冠相关的死亡率在部分地方显著低于其它地方。这些基本上都是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研究人员认为这与他们戴口罩的习惯有关。发表在《心理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东亚裔加拿大人和非东亚裔加拿大人对戴口罩的看法。 “经常戴口罩可能是由于加拿大华人相对倾向于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态度,比如说他们认为戴口罩的人值得尊敬,也是负责任的,”研究报告写道。“相反,非东亚裔加拿大人在疫情早期戴口罩时的犹豫不决态度,可能与他们对在公众场所戴口罩的矛盾态度有关系。具体说,尽管一些非东亚裔加拿大人认为戴口罩的人对社会负责,但其他人则认为戴口罩的人有病、看上去奇奇怪怪、反应过度”。研究人员表示,文化和社会规范是“塑造卫生有关行为的强大力量”,并建议政策制定者利用个人关系的优势带来持久的变化。他们表示,“在家人、朋友、邻居和同事之间多戴口罩可能会催生人们的压力,避免社会上出现的对口罩的不认同。”
根据发表在预印本网站 medrxiv 上的论文,今年早些时候广泛报道的不明儿童肝炎可能与一种常见病毒有关。英国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患病儿童体内都有一种称为腺相关病毒2的病毒,在其他儿童体内没有发现,而且几乎所有患有肝炎的儿童都发生了一种影响他们免疫反应的基因变异。腺相关病毒2 (AAV2)是一种常见病毒,几乎会在儿童早期感染每个人,但此前人们认为它不会导致任何疾病。这种病毒可以将自己的DNA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无限期地留在体内。目前还不清楚AAV2是肝炎的病因,还是只是腺病毒感染的一个指标。这些发现表明,AAV2或其他病毒可能通过一种未知的免疫机制,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儿童中引发肝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在多国爆发使其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猴痘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天花。WHO 就猴痘疫情提出了多项临时性建议,建议缔约国在充分尊重人权de 情况下实施这些建议:启动多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应对,阻止人际传播;采取措施避免受影响的个人或人群受到侮辱或歧视;建立传染病监测和加强检测能力;培训卫生工作者,等等。
奥密克戎亚型毒株 BA.5 正迅速成为美国最流行的变种,占到了新增病例的 78%。6 月初,BA.5 占新增病例的不到 10%,另一种亚型毒株 BA.4 占 6.4%,但如今 BA.5占到了 78%,而 BA.4 则从 7 月初的 14.4% 降至如今的 12.8%。在全世界 BA.4 和 BA.5 占到了新增病例的 69%。全世界的新冠确诊人数过去两周增加了 27%,死亡病例增加了 34%。奥密克戎亚型的高传播率意味着病毒仍然可能传染给未接种疫苗的人,演变出新的变种。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饮酒带来的健康风险会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别,15 至 39 岁人群因饮酒面临的健康风险更大,但少量饮酒对 40 岁以上人群有一定健康益处。研究报告涵盖 204 个国家和地区从 1990 年到 2020 年的健康数据。结果显示,饮酒带来的健康风险与年龄有关。对于 15 至 39 岁人群,不大的饮酒量就会增加健康风险。而在 2020 年统计的过量饮酒人群中,有 59.1% 处在这一年龄段。特别是对于年轻男性,饮酒不仅可能带来疾病风险,还可能带来交通事故、自杀和凶杀等风险。统计数据显示,这个年龄段男性的每日安全饮酒量仅为 0.136 个标准杯。 10 克纯酒精计为1个标准杯。对于 40 岁及以上人群,少量饮酒可能带来一些健康益处,如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糖尿病风险。
芬太尼是医院最常用的镇痛药之一,这是一种μ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可能永久损伤大鼠的行为和感觉运动能力。然而,我们尚不清楚使用芬太尼是否会促进自闭症的发展。麻省总医院(MGH)、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动物研究证明,芬太尼可导致年轻的雄性和雌性小鼠出现与自闭症相似的行为变化。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上。其他一些研究证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功能障碍会导致自闭症。自闭症 与Grin2a 和 Grin2b 基因的变异有关,这些变异编码了 GluN2A 和GluN2B 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自闭症也会影响大脑的前扣带皮质。目前的研究发现,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前扣带皮质中的μ-阿片受体,让年轻的雄性和雌性小鼠出现了类似自闭症的行为。此外这些芬太尼诱导出的自闭症样行为似乎部分是由高甲基化诱导小鼠前扣带皮质中Grin2b表达降低引起的。
纽约大学团队宣布,研究人员成功地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到两名最近去世的人身上。两例手术是动物对人类移植(或称异种移植)领域的最新进展,该领域今年到现在为止取得了一些成功,增加了希望——新的、稳定的器官供应缓解短缺。研究团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与正常的人对人的心脏移植相比,这些心脏移植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器官本身。研究团队于 6 月 16 日和 7 月 9 日进行移植,并对每个接受者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监测。在此期间,心脏功能正常,接受移植的人也没有出现排斥的迹象,他们连着呼吸机以保持身体半正常运转,即使在死后也是如此。两位接受者不能成为器官捐赠者,但是能参与此类研究的全身捐赠。两颗猪心脏来自生物科技公司 Revivicor,该公司生产转基因猪(并资助了此项研究)。这些猪接受了 10 项基因改造——其中四项用于阻断猪基因并防止排斥,六项用于增加人类基因。
在小鼠和猴子的动物实验中,一种新型的纳米颗粒疫苗能抵御多种类 SARS 病毒,包括新冠病毒的变种。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疫苗是基于笼状的纳米颗粒技术,由蛋白质构成,表面的粘性附加物可用于标记病毒蛋白。当注射到动物体内时,疫苗将病毒片段展示给免疫系统,诱导抗体产生。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包括新冠在内的八种类 SARS 病毒的刺突结构,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广泛的冠状病毒抗体反应。
德国 BioNTec 和辉瑞宣布将在下半年展开人体试验,测试能防止多种冠状病毒的通用疫苗。它们的实验性工作包括 T 细胞加强针,旨在预防重症;以及泛冠状病毒针,能抵御更广泛的病毒家族及变种。BioNTec 和辉瑞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新冠疫苗生产商,正在测试能针对 Omicron 变种的加强版疫苗。BioNTech 还表示,它正在独立研发能杀死抵抗现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的精准抗生素,但何时测试未知。
在新冠变种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于全球肆虐时,几乎未曾听闻儿童脑炎病例爆发。但在台湾,据统计截至 6 月 21 日止,共有 18 名儿童在这波新冠变种疫情中染疫病逝,其中有脑炎症状的占 5 人。在 12 岁以下的儿童中,患新冠重症的 65 人中有 21 人出现脑炎征状。台湾大学儿童医院院长黄立民教授解释,由于台湾本土新冠病例中确诊的儿童并发脑炎的个案还不是很多,国外也几乎没有记录,因此一切都还在假设阶段,目前还没办法判定原因。但面对父母焦虑,除了打疫苗之外,还没有其他有效预防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