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人工智能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8时19分 星期三
来自森林送信人
2020 年 6 月,旧金山独立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OpenAI 发布了 GPT-3——第三代海量生成式预训练语言转换模型,它可写出从计算机代码到诗歌在内的一切内容。一年后清华大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低调发布了一个更大的模型,即悟道2.0,参数数量增加 10 倍——参数是编码信息的神经网络值。GPT-3 号称拥有 1750 亿个参数,而悟道2.0 的创造者声称它拥有高达 1.75 万亿个参数。而且该模型不仅能像 GPT-3 那样生成文本,还能和 OpenAI 的 120 亿参数的 DALL-E模型一样根据文本描述生成图像,具有与 Google 的 1.6 万亿参数的 Switch Transformer 模型类似的缩放策略。

负责悟道项目的清华大学教授唐杰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团队在 6 月份构建了一个更大的、100 万亿参数的模型,不过它还没被训练至“收敛”,即模型停止提升的点。唐教授表示:“我们只是想证明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不是简单的一较高下。一方面,这是研究进步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它标志着两大科技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研究人员喜欢与否,他们的政府都渴望将人工智能的每一项进步应用到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和军事能力之中。这很重要,因为技术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在任何未来的战争中都有可能取得胜利。更重要的是,拥有这种优势的政府可能会在长期执政和全球影响力方面得到保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是美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竞争对手。众所周知,美国的消费市场为中国的出口引擎提供了动力,中国配备了美国的机器,成为自 1980 年代以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科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8时00分 星期三
来自会飞的人
新研究发现当在场的年长雄象数量较少时,雄象会更好斗。这项与非洲大象组织合作进行的研究在三年时间里,观察了博茨瓦纳马卡迪卡迪潘斯国家公园全雄性地区的 281 头雄性大象的行为。这些大象被分为四个年龄组:两个青少年组(10-15 岁和 16-20 岁)和两个成年组(21-25 岁和 26 岁以上)。结果发现,周围的年长公象越少,大象就越有可能攻击非大象目标,例如车辆、牲畜和其他物种。特别是青少年组的大象,它们在独处时比与其他大象在一起时对非大象目标更具攻击性,也更可怕。这表明社会关系疏离的青少年大象可能对人构成更大的威胁。论文主要作者、埃克塞特动物行为研究中心的 Connie Allen 表示:“我们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动物行为中经常被忽视的领域的关注;在非繁殖全雄性社会中的雄性之间形成的复杂关系和联系。”“群体中见识较为广博、年长的大象看起来在帮助年轻、经验不足的雄性保持冷静、降低它们对当前危险水平的认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攻击风险较小。”
科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7时56分 星期三
来自机器人的逃跑计划
由日内瓦大学和马普复杂系统物理学研究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多学科团队用数学方程解开了器官如何根据动物大小改变自身大小的谜团。发育组织的细胞在信号分子(形态发生素)的作用下增殖并组织。但它们是怎么知道什么大小适合它们所属的生物体?日内瓦大学理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 Marcos Gonzalez-Gaitan 和德累斯顿马普研究院主任 Frank Jülicher 的研究小组通过追踪果蝇体内不同大小组织内细胞中的特定形态发生素,解开了这个谜团。

在果蝇中,形成十五种附器所需的形态发生素 Decapentaplegic(DPP)源于发育中的组织内的局部源,随着与源的距离的增加,其浓度呈现梯度下降(或逐渐变化)。在之前的研究中,Marcos Gonzalez-Gaitan 的小组与德国团队合作表明,这些 DPP 浓度梯度会根据发育中的组织的大小扩散到更大或更小的区域。因此组织越小,DPP 从扩散源的扩散就越小。另一方面,组织越大,DPP 形态发生素梯度的扩散就越大。问题仍然是这种浓度梯度是如何与未来组织/器官不断增长的大小相适应的。

Marcos Gonzalez-Gaitan 称:“我们的团队由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最初采用的方法是分析每个细胞水平上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将观察放在组织的尺度上。”Frank Jülicher 表示:“中心点在于将生命物质当作单纯的物质处理,也就是说用物理学原理研究生物。”两个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工具,可以使用定量显微镜技术非常精确地跟踪组织细胞内和细胞之间 DPP 分子的命运。“这些工具使我们能为这种形态发生素定义大量与细胞过程相关的参数。”
科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7时24分 星期三
来自方舟
你以前可能听说过:喝咖啡有益健康。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对健康有益,包括降低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虽然这些关联性多次被证明,但它们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咖啡可降低疾病风险。事实上证明咖啡对你的健康有益是很复杂的。虽然有人建议每天喝三到五杯咖啡对健康最有好处,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咖啡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包含多种成分,这些成分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你的健康。虽然咖啡因是咖啡中最著名的化合物,但咖啡中的成分远不止是咖啡因。这里是咖啡中发现的一些可能会影响健康的其他化合物:生物碱,多酚类化合物,二萜,类黑精等等
科技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7时21分 星期三
来自无敌号
魔术贴是一种巧妙的钩环紧固件,灵感来自大自然——具体而言是苍耳。现在意大利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回报大自然了。根据 11 月发表在《通讯材料》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他们受到了攀缘植物的启发,创造出首款可生物降解的魔术贴,用它制造小型设备,帮助监测作物的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杀虫剂和药物。论文合作者者 Isabella Fiorello 和同事对开发创新性的新技术在原位监测植物疾病并为植物输送不同的物质感兴趣。然而很少有这样的装置可以直接附着到植物的叶片而又不会损坏它们。目前最好的选择是用化学胶水或者夹子固定传感器。还有正在开发的基于微针的贴片能穿透叶片进行疾病检测。Fiorello 等人在常见的猪殃殃草(猪殃属原拉拉藤)身上找到灵感。它可以在地面上长成密集、缠结的一大片,虽然这种植物可长到六英尺长,但不能自己站立,必须利用其他植物作为支撑。作者写道,为此猪殃殃草依靠“独特的寄生性棘齿状锚定机制攀爬寄主植物,使用微型钩子和叶片互锁。”

这个意大利的团队仔细研究了这种微钩结构,然后使用高分辨率 3D 打印机创建出人造版本,使用各种材料——包括由被称为异麦芽酮糖醇的类糖物质制成的光敏和可生物降解材料。他们的人工复制品被证明能很好地附着在很多不同的植物物种上,就像自然版本一样。作为最初的应用,该团队设计了一种能以最小侵入性穿透植物表皮的装置,能在必要时对植物进行监测和治疗。异麦芽酮糖醇微钩附着在叶片的维管系统上,然后溶解在里面,因为异麦芽酮糖醇是可溶的。Fiorello 等人的实验表明,他们的人造微钩可作为粘结剂使用,将杀虫剂、杀菌剂或药物定向、受控地释放到叶片上。这将大大减少广泛使用农药的需求。而且由于该粘结剂一经涂抹之后就会溶解,因此不会产生额外的废弃物。

该团队还打印了由光敏树脂制成的挂钩,并将它们与光线、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组装在一起,制成智能夹子,以实现对植物健康状况的无线监控。这些夹子附着在单独的叶片上,通过定制计算机软件无线传输数据。原型被证明可抵抗大风条件,能进行长达 50 天的实时测量。这些设备可用于小规模的植物应用,也可以扩大规模使用。作者表示,农民可分散安装许多此类设备,以更好映射并监控广阔的种植区域。Fiorello 等人最后还开发了一种微型机器人系统,能使用微步在叶片表面上移动,复制猪殃殃草的棘齿状运动。斯坦福大学的 SpinyBot 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CLASH 机器人都曾使用过类似驱动机制:前者脚上有微型刺阵列,能爬上坚硬平坦的表面;后者能爬上松散悬挂着的织物(如窗帘)表面。
人工智能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5时52分 星期三
来自小无知游太阳城
亚马逊语音助手 Alexa 在“挑战”一名 10 岁女孩时,让她拿着硬币贴在通电的插脚上(插头的插脚一半插入插座,一半裸露在外),亚马逊随后更新了 Alexa 语音助手。 该建议是这名女孩在要求 Alexa 提出“挑战(challenge to do)”之后提出的。智能音箱说:“将手机充电器的插脚一半插入墙上的插座,拿着一分钱的硬币贴在另一半暴露出的插脚上。”亚马逊表示在发现错误之后,立即进行了修复。女孩的母亲 Kristin Livdahl 在 Twitter 上描述了这一事件。她说:“我们正在做一些身体上的挑战,例如躺下来,保持一只鞋在你的脚上,然后翻来翻去。之前我们是跟着 YouTube 上的一位(体育教学)老师做。外面的天气不好。她就想换一个老师。这时 Echo 音箱建议参与这个它‘在网上找到’的挑战。”这项被称为“便士挑战”的危险活动大约从一年前开始在 TikTok 和其他社交媒体网站上流行。
地球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5时41分 星期三
来自微光城市
3D 地图能帮助研究人员跟踪和预测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海洋中充满了生命,但在某些地方,海水氧气含量自然地急剧下降,让大多数需氧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水域是“缺氧区”(ODZ)。它们只占海洋总体积的不到 1%,但却是强效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重要来源。它们的边界也限制了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范围。现在 MIT 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世界上最大、最详细的三维 ODZ“地图册”。新地图册提供了热带太平洋两个主要缺氧水体的高分辨率地图。这些地图揭示出了每个 ODZ 的体积、范围和深度变化,以及精细尺度的特征,例如侵入枯竭区的含氧水带。

研究团队采用了新方法处理 40 多年的海洋数据,其中包括由部署在热带太平洋的研究巡航和自主机器人完成的近 1500 万次的测量数据。研究人员编译并分析了庞大粒度精细的数据,制作出了不同深度的缺氧区地图,这类似于 3D 扫描中的多个切片。根据地图,研究人员比以前的工作更加准确地估计热带太平洋两个主要 ODZ 的总体积。第一个区域自南美洲的海岸延伸开来,体积约为 60 万立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可以填满 2400 亿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水量。第二个区域位于中美洲海岸附近,体积大约比第一个区域大三倍。该地图册可以作为 ODZ 当今所在位置的参考。研究团队希望科学家可以将持续测量的数据添加到图册中,更好地跟踪这些区域的变化并预测它们随着气候变暖可能发生的变化。
医学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1年12月29日 15时22分 星期三
来自喀迈拉空间
南非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可取代德尔塔(Delta)变异株,因为新变异株感染可以增强对旧变异株的免疫力。这项还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只覆盖了一小部分人,但是它发现感染了 Omicron 的人,尤其是已接种过疫苗的人,对 Delta 产生了增强的免疫力。分析招募了 33 名在南非感染了 Omicron 的人,其中一部分人接种过疫苗,另一部分人没有。作者不仅发现 Omicron 的抗体中和作用在参加这项研究后的 14 天内增加了 14 倍,还发现 Delta的抗体中和作用增加了 4.4 倍。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感染了 Omicron 的个体体内的 Delta 抗体中和作用增强可能会导致 Delta 重新感染这些个体的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