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ken:feigaobox@gmail.com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re: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吐槽,无论是腾讯和苹果都没一个谈得上民主吧…… (1 points, 一般) by oldrev 在 2021年01月20日13时27分 星期三 评论到 苹果开源代码被发现包含兼容微信的代码
- re: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吐槽,无论是腾讯和苹果都没一个谈得上民主吧…… (1 points, 一般) by Reinhardt 在 2021年01月20日11时0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苹果开源代码被发现包含兼容微信的代码
- 肤色虽异,但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1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8092189 在 2021年01月20日03时4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itHub 为解雇犹太程序员道歉
- 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吐槽,无论是腾讯和苹果都没一个谈得上民主吧…… (1 points, 一般) by sharkman 在 2021年01月19日18时28分 星期二 评论到 苹果开源代码被发现包含兼容微信的代码
- 他的排泄物在月球上么?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8092189 在 2021年01月19日17时22分 星期二 评论到 Neil Armstrong 的脚印现在受美国法律保护
- 所以中风就不是脑血管疾病了?我指出他的错误 ,你就以他的错误为依据指责我不审题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8092189 在 2021年01月19日17时21分 星期二 评论到 日本人的长寿可能源自于他们平衡的饮食
- KEEP AMERICA GREAT (1 points, 一般) by jerry 在 2021年01月19日13时54分 星期二 评论到 美国新冠感染率至少达到 7%
- 建议美帝把他的排泄物也保护起来,以便日后供他人瞻仰! (1 points, 一般) by 匿名懦夫 在 2021年01月19日10时44分 星期二 评论到 Neil Armstrong 的脚印现在受美国法律保护
- re:中风不是脑血管疾病?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60127613 在 2021年01月19日10时14分 星期二 评论到 日本人的长寿可能源自于他们平衡的饮食
- 意译:天下苦秦久矣。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28092189 在 2021年01月19日07时53分 星期二 评论到 “七姊妹”神话可能源自 10 万年前
致长期以来一直关注solidot的海内外朋友,请点击这里查看。

汽车的遥控钥匙会持续的广播信号与汽车进行通信,而在最近发生的盗窃案件中,偷车贼就利用这一机制拦截和重发信号去打开汽车。汽车安全专家 Jeff Bates 称这种盗车方法被称为“中继盗窃”,当汽车与遥控钥匙足够近时汽车将会打开并启动。盗车贼携带了设备接近车钥匙的位置去增强其发送的信号,然后在汽车附近放置另一个设备,接收信号然后打开汽车。他建议车钥匙不要放置在靠近前门的位置,并确保它尽可能的远离汽车,或者将其放置在屏蔽信号的法拉第笼内。
SpaceX 在卡纳维拉尔角完成了本周内的第二次发射,运送向国际空间站执行补给任务的 CRS-16 Dragon 货运飞船。此次发射略有遗憾,因为火箭第一级着陆在水上(YouTube 视频),未能成功回收,这是 Falcon 9 火箭在连续 26 次成功回收第一级之后首次品尝失败。Falcon 9 本周一完成了 SSO-A 发射任务,CRS-16 Dragon 原计划周二发射,但因为问题推迟了 24 小时到周三发射,起飞时间是东部时间 13:16 (18:16 UTC)。这次发射使用的飞船 Dragon C112 在去年执行过一次任务。SpaceX 还将在本月发射一颗 GPS 卫星,而 Dragon 飞船的下一次补给任务定在明年 2 月。
SpaceX 于周一 10:34 a.m 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完成了今年内的第 19 次发射,这一数字超过了去年全年的 18 次。而这次发射使用的 Falcon 9 火箭第一级已经使用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今年 5 月,第二次 8 月,而本周一再次在太平洋成功回收。火箭共发射了 17 个国家 34 个客户的 64 颗小卫星,这些客户来自美国、巴西、印度和韩国。卫星的信息可浏览 Nasaspaceflight 上的介绍。SpaceX 的下一次发射是在周二,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补给飞船 Dragon CRS-16。它还计划在月底发射第一颗 GPS Block III 卫星。
日本广播公司 NHK 以特别版《2001 太空奥德赛》推出全球首个 8K 电视频道。NHK 称它要求华纳兄弟为此以 8K 分辨率扫描电影的原始底片。8K 能提供 16 倍于 HD TV 的分辨率,提供了 24 声道和 120 帧率。不过目前没多少人有 8K 电视机。夏普公司在 2015 年开始销售 8K 电视机,当时的价格超过 10 万美元。今天三星的 8K 电视机售价大约 1.5 万美元。除此之外,收看 8K 频道还需要专门的接收器,而接收器的价格也不便宜,夏普生产的接收器售价大约 2200 美元。
成立于 1987 年的台积电正准备将英特尔赶下它统治了数十年的芯片制造王座。越来越多的企业雇佣台积电制造他们设计的芯片,它的客户包括了知名的科技公司苹果、高通、AMD、英伟达、华为甚至亚马逊。亚马逊本周宣布了它设计的 ARM 服务器芯片 Graviton,而该芯片就由台积电代工的,没有台积电,亚马逊不可能靠自己推出新的芯片。台积电有很好的机会取代英特尔成为最出色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在 2013 年开始使用 14 纳米工艺,它的 10 纳米工艺要到 2019 年底才可能用于批量生产,而同期台积电的制造工艺从 20 纳米推进到了 7 纳米(在技术上与英特尔的 10 纳米相似)。AMD 的苏姿丰认为放弃芯片工厂是他们做出最好的决定之一,他们因此可以专注于让产品变得更好。英特尔的研发预算仍然远超台积电和其它竞争对手,但这些竞争对手的研发投入加起来就大大超过了英特尔了。到 2020 年台积电主要客户的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 200 亿美元,比英特尔多 40 亿美元。
韩国检察部门周四宣布,因三星集团旗下的全球最大有机EL面板企业三星显示器的生产技术流失到中国最大面板生产商京东方,已对三星的交易对象企业高管等共计 11 人提起诉讼。据检察部门透露,最新型手机面板使用的尖端技术流失到了中国。三星在手机用中小尺寸有机EL面板领域拥有全球 9 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如果技术流失一事属实,将对其经营构成严重打击。首尔的水原地方检察厅透露,流失的是可将面板准确贴附到盖板玻璃局部位置的技术。该技术涉嫌流失到京东方等 4 家公司。中国第二大面板企业华星光电可能也包含在内。
风力发电机核心组件之一是永磁体,永磁体需要使用大量稀土金属,稀土金属价值昂贵,而且其供应主要由中国提供,而中国曾限制其出口,因此存在供应安全的担忧。现在,荷兰的材料科学家 Marc Dhalle 首次尝试用高温超导体去制造永磁体,使用超导磁体的风力涡轮机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重量和体积只有普通风力涡轮机的一半。被称为 EcoSwing 的项目得到了欧盟的资助。新风力发电机直径四米,安装在丹麦一座 88 米高的 3.6MW 涡轮机内。它使用的超导材料是 GdBaCuO(gadolinium–barium–copper oxide,钆钡氧化铜),其中钆的价格是 $18.70/kg,相比之下传统涡轮机使用的三氧化二钕价格是 $45.50/kg。它使用的制冷机能冷却到 –240°C。Dhalle 称新涡轮机采用了保守设计,下个版本将是一个更精简的原型。

由于与美国的高科技摩擦,对于确保尖端设备不可或缺的半导体,中国企业的不安声出现升温,主要互联网和家电企业响应政府号召涌入半导体领域。百度开发了 AI 芯片昆仑,将应用于语音识别和自动驾驶。昆仑将采用韩国三星的 14纳米工艺技术制造,量产和出货时间并未公布。阿里巴巴成立了“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将开发用于 AI 大数据解析的半导体,计划 2019 年开始出货。格力于 8 月投资 10 亿元成立半导体公司,正在开发空调的控制半导体,但据称尚未取得突出成果。康佳集团也于 5 月成立了半导体科技事业部,华为上个月宣布,将开始量产 AI 等高性能半导体芯片。目前中国的半导体公司主要还是以设计为主,实际的生产委托给专业的代工企业比如台积电。
奥黛丽·赫本、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好莱坞女神性感迷人,创造了令人神往的经典银幕形象和佳话。可惜她们都已经仙逝作古。但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她们能在银幕上“复活“?。 她们可能生不逢时,但那些目前仍然在世的知名演艺界人士或许能实现这一梦想。美国视觉效果公司 Digital Domain 的亨德勒说,目前他们公司已经为 10 多名大腕演员做了数字扫描处理。这些演员都是处于巅峰状态的靓男俊女。该公司用高清扫描技术,细微到每一个汗毛孔,皮肤下的血流量等都被精确记录下来。一次扫描过程可以收集到一名演员10 TB 数据。收集演员面部血流量之所以重要,是为当演员在做各种面部表情时做准备,特别是一些极端的面目表情。在制造演员数码版本形象时,演员需要坐在一个特制的圆形球体中,用高科技手段从全方位以及不同灯光背景下绘制该演员面目的所有形象,包括他们的牙齿模型等。
Alphabet 旗下的自主驾驶公司 Waymo 宣布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推出首个商业性自主驾驶汽车服务。Waymo CEO John Krafcik 在 WSJ Tech D.Live 大会上预测企业将是其最主要客户,比如沃尔玛这样的客户可能希望通过自主驾驶汽车将乘客送到购物场所。他表示,该服务最早将提供给凤凰城地区的少部分人口,然后逐渐扩大到更多人口。Krafcik 称,沃尔玛、Avis Budget Group Inc. 和 AutoNation Inc 等公司都愿意为乘客的出行付费,这一发现令他们颇感意外。
在英国国防部的资助下,英国科学家制造出世界首个能抵抗干扰且不依赖于 GPS 的量子指南针。这种指南针能在地球上不受干扰的指向,能自我维持,不依赖于卫星,而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能被屏蔽或干扰,此外 GPS 信号也无法在地球任何地方接收到。被称为量子加速度计的新系统的运作是通过测量一个物体随时间的速度变化。该量子加速度计测量的是超冷的原子在极端低温下的运动。
Elon Musk 的 SpaceX 公司已经获得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批准,将发射 4425 颗互联网卫星 Starlink 去组建太空互联网,Musk 本人希望未来一半的互联网流量能经过 Starlink,而伦敦大学学院的 Mark Handley 根据公开文件建模后认为,Starlink 对高频交易员最有吸引力。高频交易员可能愿意为更快的网络连接支付更高的费用。当互联网信息通过 Starlink 传输时,地面站首先用无线电波与其上空的卫星进行通信,当信息抵达卫星后使用激光在卫星之间互相传输,到达目标上空后再用无线电波与地面站通信。如果传输距离比较遥远,Starlink 链路的信息传输速度将能两倍于光纤,虽然需要在太空和地面站之间往返,但信息在玻璃光纤中的传输速度要比太空慢。
根据 Google 和 NASA 签署的 Space Act Agreement 协议(PDF),搜索巨人让 NASA 使用它的量子处理器去证明量子计算机相比传统计算机的内在优势。量子计算机被认为能完成某些经典超级计算机难以完成的计算任务。证明这一优势将能更有力的推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根据协议,Google 向 NASA 提供它的 72 量子比特芯片 Bristlecone,NASA 在量子处理器上进行实验,分析结果,与经典计算机的模拟进行对比,验证硬件,建立量子计算优势的基线。
7-11 开始测试类似 Amazon Go 的无人便利店,使用摄像头和机器学习技术判断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消费者可以拿起商品,扫描条码,通过手机付费,然后离开,无需排队等待结算或与其他人类进行互动。7-11 计划本周在美国达拉斯地区的 14 家便利店测试无人结算系统。这只是测试,7-11 未必会在不久的未来抛弃有人结算,尤其是对于有年龄限制的酒类饮料和药品时人它仍然需要人类。客户需要安装 7-11 的应用才能参与测试无人结算。
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抗拉强度超高的碳纳米管纤维。研究报告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研究人员称,1 立方厘米的纤维能支撑 160 头大象的重量或 160 吨而不会破碎。而这一小块线缆只重 1.6 克。西北工业大学太空电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 Wang Changqing 称这是一项重大突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清华的团队称他们的纤维强度强于已知任何材料,是其它材料的 5 到 45 倍,可被用于运动设备、弹道装甲、航空航天,甚至太空电梯。太空电梯所用的材料需要抗拉强度预计要达到 7 GPa,而研究人员开发的材料抗拉强度超过 80 GPa,是太空电梯所需的十倍以上。
量子计算机被认为在分解大数上具有强大优势,但研究人员从未证明量子计算机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必然的或者经典计算机如果有足够强的算法也能打败量子计算机。现在 IBM Watson 研究中心和慕尼黑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预印本),证明量子系统相比经典系统具有内在的计算优势。他们的证明表明,无论增加多少输入,量子算法可以在固定的步骤里解决问题。而对于经典计算机,增加的输入越多,需要的步骤越多。这就是并行处理的优势。IBM Q Strategy and Ecosystem 的副总裁 Bob Sutor 说,论文并不是他们发现了重要的量子算法或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是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量子计算机如此强大,他希望未来能带来更实用的算法。
小型火箭公司 Rocket Lab 将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的 Wallops 建太空港,美国的发射场将作为新西兰发射场的一个补充。Rocket Lab 面向的是繁荣的小型卫星发射市场,其开发的轻型火箭 Electron 能将最高 150kg 重的负荷发射到距离地表 500 公里高的轨道。Rocket Lab 去年五月完成了火箭的首次试射,它准备在下个月发射第一颗正式投入运营的火箭,名字叫“It’s Business Time”。该公司计划到明年 Q3 在美国本土发射火箭,希望两个发射场未来每年能执行超过 130 次发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