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ken:feigaobox@gmail.com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98%是“候选软件工程”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677804695 在 2023年03月03日08时53分 星期五 评论到 近四成程序员只爱远程工作
- 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3月01日13时42分 星期三 评论到 脸盲症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普遍
- 划地为牢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677591194 在 2023年02月28日21时42分 星期二 评论到 亚马逊因电子书出现在盗版网站而将其从 Kindle Unlimited 中移除
- 能用chatgpt取代的工作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2月27日20时07分 星期一 评论到 调查称部分企业开始用 ChatGPT 取代员工
- 反正我只用deb包和tar包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2月24日13时00分 星期五 评论到 Ubuntu 下一个版本默认不再支持 Flatpak
- 立法禁止种性歧视其本身也是一种种性歧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3年02月23日14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西雅图立法禁止种性歧视
- (1 points, 一般) by luoshaoj 在 2023年02月22日17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gle Chrome 推出减少内存占用和耗电的工具
- (1 points, 一般) by africwildman 在 2023年02月16日19时4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Google 失去了方向
- 央视报道 (1 points, 一般) by jerry 在 2023年02月15日08时1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中国科学家报告最年轻的痴呆症病例
- (1 points, 一般) by 红火阿奎1 在 2023年02月14日19时14分 星期二 评论到 KiCad 7.0 释出
美国一研究团队称,他们发现了在实用条件下工作的室温超导。但该团队此前声称破纪录的室温超导一直存在争议,半年前甚至遭遇论文撤稿,因此新的研究结果或将面临严格审查。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朗加·迪亚斯(Ranga Dias)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新进展。据称他们创造出的超导可在室温和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工作。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由氢、氮、镥组成的材料,迪亚斯和同事将这些元素混合在金刚石压砧中,施加不同的压力,测量电阻。实验发现,在 294K(即 21°C)的温度下,材料失去电阻,不过仍然需要10kbar(约大气压力的 10000 倍)压力才能实现材料的超导性能。但这已经远低于在室温工作的超导通常所需要的数百万个大气压。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这种材料有望用于现实。不过这项研究可能会面临严重质疑,部分原因是该团队早期发表的文章声称在 15°C 下发现了一材料的超导性。在发表之后被《自然》撤回论文,称研究人员在数据处理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根据发表在《Psychophys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与心跳有关。研究证明,心脏是大脑中重要的计时器之一,在我们的时间流逝感中起着根本作用——这一观点自古以来就有了。在实验中,45 名年龄在 18 岁至 21 岁之间、没有心脏病史的研究参与者被心电图仪(ECG)监测,以毫秒分辨率测量心脏电活动。心电图与一台计算机相连,可以由心跳触发持续 80-180 毫秒的简短音调。研究发现,我们对时间的瞬间感知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会随着每次心跳而拉伸或收缩。时间感知和心脏之间的联系表明,我们对时间的短暂感知植根于生物能学,帮助大脑根据包括心率在内的身体状态变化来管理精力和资源。
肾结石是容易复发的常见病,最常见的肾结石种类是草酸钙(CaOx)结石。有证据表明,定期饮用柠檬汁可以干预结石的发展,但其原理尚不清楚。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在《Nano Letters》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揭示了背后的机制。柠檬汁的有效成分是类囊泡纳米粒子,他们发现,柠檬类囊泡可以阻断草酸钙结石诱导的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将受激的胞内钙信号恢复稳态而不会影响正常的细胞状态,间接抑制了结石形成。该研究为临床口服柠檬汁防治肾结石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证据。
根据对 15-21 世纪画作的科学分析,“理想”中的男性生殖器大小在近代出现了增大的现象。研究发表在《BJU International》期刊上。研究人员系统性的分析了 21 个国家 99 位画家创作的 160 幅成年男性裸体画作,其年代跨度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研究人员根据比例来确定大小。他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 1400-1599 年,男性裸体画作显著增加,但其生殖器仍然比较小。而 21 世纪男性裸体画作中的生殖器大小大于其它世纪。
研究人员表示,当代艺术日益倾向于描绘更大和可能更不现实的生殖器大小,可能会影响男性的自尊心和满意度。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生报告生殖器增大手术的需求大幅增长,可能是因为成人明星生殖器让年轻男性产生了焦虑感。研究人员表示,男性不应该将成人明星的生殖器大小视为“普通”,而生殖器大小对伴侣的满意度并没有影响。
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多走 500 步,罹患心脏病、中风或心脏衰竭的风险可降低 14%。研究人员分析了 452 名参与者的健康资料, 这些参与者使用类似于计步器的加速计装置,该装置佩戴在髋部,可测量他们的每日步数。参与者平均年龄为 78 岁;其中 59% 为女性。在 3.5 年的随访期间, 7.5% 的参与者经历过心血管疾病事件, 例如冠状动脉心脏病、中风或心脏衰竭。分析发现:与每天步行少于 2,000 步的成年人相比,观察显示每天步行约 4,500 步的成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要降低 77%。将近 12% 的每天步行少于 2,000 步的老年人经历过心血管事件,而每天步行约 4,500 步的参与者有 3.5% 经历过心血管事件。每天每多走 500 步,可逐渐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14%。
日本筑波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定期锻炼有助于预防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单独锻炼是有益的,但与他人一起锻炼有更大的积极效果。研究人员收集了 4358 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 76.9±5.6 岁)的数据。这项研究于 2017 年进行,以获取这些人独自锻炼或与他人一起锻炼的频率基线数据。研究小组还利用当地政府的数据库收集了近 4 年人们认知状况的后续数据。研究人员分析和计算了数据,以找到认知能力下降、锻炼和与他人一起锻炼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每周单独锻炼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参与者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了 15.1%。而那些每周与他人一起锻炼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人则减少了 29.2%。
宾州州立大学昆虫鉴定实验室主任 Michael Skvarla 在 2012 年去阿肯色州 Fayetteville 的沃尔玛超市时购买牛奶时看到了一只巨大的昆虫,觉得有趣,他杀死了它带回家制作成标本。Skvarla 以为这只昆虫属于蚁蛉,它被遗忘了近十年。到了 2020 年秋天他给学生上昆虫生物多样性和演化的网课时通过 Zoom 展示了这只昆虫,他和学生很快意识到它不是蚁蛉而是一种更罕见的昆虫——巨草蛉。巨草蛉可以上溯到侏罗纪时代,1950 年代前在北美很常见,但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可能的原因包括光污染、新捕食者,新的蚯蚓被引入到环境中改变了土壤成分。这只巨草蛉是 50 多年来北美东部记录到的第一个标本。
对欧洲和中亚地区史前狩猎采集者群体的基因分析发现,数万年前的不同定居者群体之间基本不发生基因交换。在 3.5 万年至 5 千年前,当一群人由于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迁移到一个地方,他们没有与原来的居民进行融合,当地的居民则迁徙到了另一个地方,通常是向北。研究发现,直到约 8 千年前,中欧和东欧人群之间才首次检测到基因交流的信号。此时也正是农业及其定居生活方式向欧洲传播的时期。研究人员说,很有可能是早期农民向欧洲的迁徙,导致狩猎采集人群只能撤退到欧洲北部的边缘地区。这时东西两个人群开始了持续约 3 千年的交流融合。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宣布从 2024 年 1 月起,该学会出版的所有期刊都将开放获取。全世界所有人都能不受限制的免费即时访问它出版的期刊论文。开放获取的期刊包括《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和《RAS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转向开放获取模式后,它的期刊将不再收取订阅费,而是使用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文章处理费)支持。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从 1827 年到今天出版的期刊论文都可以免费阅读全文。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物理学家首次观察到了量子隧穿效应。量子隧穿效应指的是微观粒子能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研究团队试图在一个非常简单的反应中追踪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团队选择了氢来进行实验,他们将氘(氢的同位素)引入一个离子阱,使其冷却,然后用氢气填充离子阱。由于温度非常低,带负电的氘离子缺乏以常规方式与氢分子反应的能量。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当两者发生碰撞时,确实会发生反应。2018 年,理论物理学家计算出,在这个系统中,每千亿次碰撞中只有一次发生量子隧穿。这与现在科学家测量的结果非常吻合,经过多年研究,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了化学反应中隧穿效应的精确理论模型。
英国科学家发现,每天 11 分钟快走有助于降低早死风险。每天 11 分钟(每周 75 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比如快步走——足以降低心脏病、中风和一些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2019 年每年导致 1790 万人死亡,而 2017 年癌症导致 960 万人死亡。众所周知,体育活动——特别是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或 75 分钟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研究人员发现,在与工作相关的体育活动之外,三分之二的人每周的中等强度活动水平低于 150 分钟,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每周的中等强度活动时间超过 300 分钟。他们发现,每周超过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在降低疾病或过早死亡风险方面的额外好处是微乎其微的。但即使只有一半的运动量也会带来显著的好处:每周积累 75 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早死的风险降低 23%,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17%,患癌症的风险降低 7%。
能够飞行的现代鸟类都有一种特殊的翅膀结构,称为前膜,没有它鸟就无法飞行。这种结构的进化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从非鸟类恐龙身上进化出来的。这一发现来自对化石中保存的关节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填补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部分知识空白。在现代鸟类中,由于前膜的存在,翅膀不能完全伸展,这限制了连接部分的角度范围。如果能在恐龙标本中找到一组类似的特定关节,就可确定它们也有前膜。通过对鸟类和非鸟类恐龙化石姿势的定量分析,研究人员找到了所期望的关节角度范围。根据这一线索,研究小组发现,前膜很可能是从一群被称为手盗龙类的兽脚类恐龙身上进化出来的。
脸盲症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普遍。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受脸盲症影响的人远比此前研究认为的要多——每 33 人中就有 1 人符合脸盲症的患病标准;每 108 人中有1人患重度脸盲症、每 47 人中有 1 人患轻度脸盲症。脸盲症是一种神秘的疾病,患者通常看不清别人的脸或者对别人的脸失去辨认能力。研究人员通过网络问卷和对 3341 人的实际测试展开研究。首先,研究人员会询问参与者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人脸辨认困难。然后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两项测试,以确定他们在认识新面孔或识别非常熟悉的名人面孔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在 Jocelyn Bell 于 1967 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或中子星近六十年后,天体物理学家仍然不知道其内部物质构成。去年夏天,他们报告了至今观测到的最重的中子星——其质量相当于 2.35 倍太阳质量,此前最重的中子星为 2.08 倍于太阳质量。太阳的直径有 140 万公里长,而中子星只有 20 公里,将数倍的太阳质量塞入如此小的体积内,可以想象其密度有多高内部压力有多强。而仅银河系内可能就有数亿颗中子星。中子星的核心比原子核还要致密,理论学家不知道在核心中子是否能保持完整,或者还是分解成更小的粒子夸克。中子星的内部可能经历了新的物质状态变化,将夸克变成了更奇怪的东西如超子(hyperons)。
每到日落,部分植物会“入睡”,它们会卷起叶子和花朵,直到早上才再次展开。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感夜性”。现在科学家报告在有 2.5 亿年历史的植物化石上发现了至今最早的植物“入睡”证据。研究报告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研究团队观察到,在植物的叶片上,有一种新型的昆虫咬蚀结构,这些咬痕呈对称状排列于叶片中脉的两侧。从形态与大小看,叶片中脉一侧的咬痕总与另一侧的咬痕存在略微差异,而离中脉越近或离叶片基部越近时,两侧的咬痕差异越明显。与大量现生植物进行对比研究后,他们发现这些化石上的“虫眼”结构与现生植物叶片在夜晚合拢后被昆虫取食留下的结构一致。
当今社会中,不孕不育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由多种复杂因素介导。大约 40% 的不孕不育案例根源在于男性精子数量、质量以及性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其中精子数量和质量被认为是男性不育率不断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旨在探讨环境化学物质暴露和不同生活方式如何影响生殖健康的大型研究——环境与生殖健康研究(EARTH)的一项分析发现,在 2000 年至 2017 年间接受不育治疗的男性中,精子数量与质量下降了 42% 之多。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377 名在生育中心寻求治疗的不育男性,发现与体力工作较少的男性相比,经常在工作中举起或移动重物的男性精子浓度高 46%、精子总数高 44%。进行更多体力活动的男性还具有较高水平的男性性激素睾酮以及雌激素。
日本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成果称,探测器“隼鸟2号”在小行星“龙宫”采集的沙粒样本中含有约 2 万种有机化合物。其中至少有 20 种是氨基酸,以及蛋白质构成材料。有学说认为氨基酸是被太空飞来的陨石带到地球,此次成果有利于佐证该学说。样本中的氨基酸与地球上的氨基酸特点不同。氨基酸存在两种构型,其关系如同人的左右手。地球的生命几乎只利用了其中之一,但样本中的 20 种氨基酸中约有 5 种以两种构型 1 比 1 的比例存在。
根据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米兰居民平均身高过去两千年几乎没有变化。研究人员分析了历史上两千多年里埋葬在米兰的 549 例男性和女性遗体,这个时期覆盖了罗马时代(公元 1-5 世纪)、中世纪早期(公元 6-10 世纪)、中世纪后期(公元 11-15 世纪)、近代(公元 16-18 世纪)和当代(公元 19-20 世纪)。他们根据墓地发现的遗物和埋葬点的历史数据判断,这些遗骸都来自非富裕阶级。整体而言,男性的身高在 152 厘米至 195.4 厘米之间,平均身高 168.5 厘米;女性身高在 143.5 厘米至 177.6 厘米之间,平均身高 157.8 厘米;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在历史上保持稳定,不同时期并无显著差异。米兰人身高趋势的长期稳定可能和当地生活条件比其他地区更好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在恰当的情况下,适度饥饿的小鼠宁愿与异性交往而不是吃东西。研究人员运用光遗传技术模拟了瘦素对雄鼠的影响。瘦素能抑制食欲。结果显示,即使在一整天都剥夺食物之后,雄鼠仍然偏爱接近雌鼠而不是食物。研究有助于理解动物如何根据持续的需求优先选择不同的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当瘦素相关神经元激活时,雄鼠即使饿了一天仍然会选择与雌鼠互动而不是食物。但在饿了五天之后,对食物的需求战胜了社交。研究团队还调查了神经降压素的影响。这种激素与口渴相关,刺激该神经元会增加饮水而不是饮食或社交行为。
斑马身上的独特黑白条纹能防止马蝇叮咬,但哪一种条纹最有效?科学家做了个实验,给马披上不同图案的条纹,然后观察马蝇叮咬的情况。他们发现,马蝇会被环境中大型暗色物体所吸引,黑白对比鲜明的条纹则缺乏吸引力。研究团队没有发现偏振或光学错觉影响马蝇叮咬物体的证据。他们推测,斑马的条纹模式将对马蝇具有吸引力的局部特征的大小降至了最低。研究报告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期刊上。